作者:李大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9 9:52:47
选择字号:
科学家的忧思:地球的未来

 

■李大光

每到年底年初,几乎所有国家的媒体都在歌颂自己的国家或者世界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但是,也有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的赞歌中冷静地表述他们的担忧。前不久,在挪威举行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上,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获得大奖。颁奖给这个国际组织的理由是:“为了使人们注意到任何使用核武器所造成的灾难性的人道主义后果,以及它为实现根据条约而禁止这种武器而作出的开创性努力”。该组织的领袖贝亚特丽斯·费恩(Beatrice Fihn)警告说:原子武器的使用“离我们相互的毁灭只差一次冲动的脾气发作”。

如果说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过程或许具有文化偏见和地域文化特征,那么,2017年来自184个国家的15364个科学家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第二次通告》狭隘偏见的可能性则会小得多。如果认真地阅读了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的《生物科学》(Bioscience)上这篇长达9页的报告中严谨的科学结论,我们就会认真思考与我们同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但是却能够冷静地思考的科学家的思想。这一警告伴随着一些可以扭转负面趋势的措施,但作者暗示,要说服政治领导人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可能需要公众的压力。这些活动包括建立更多的陆地和海洋保护区,加强反偷猎法律的执行和限制野生动物贸易,扩大妇女的计划生育和教育项目,促进向植物性食品的饮食转变,并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绿色”技术。

俄勒冈州立大学林业学院的杰出教授、《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第二次通告》作者威廉·瑞波写道,自1992年以来,全球环境趋向恶化,当时有超过1700名科学家,其中包括大多数在世的诺贝尔奖得主,签署了《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由“忧思科学家联盟”发表。在过去的25年里,9个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表明,人类正继续走向未来的危险。然而,这篇文章也报告说,虽然在这一时期内,人类的一些努力在改善环境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科学数据表明: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内,地球人均淡水用量减少26%;尽管捕鱼的努力有所增加,但野生捕捞的鱼的产量却下降了;海洋死亡区的面积增加了75%;损失了近3亿英亩的林地,其中大部分转化为农业用途;全球碳排放和平均气温持续大幅上升;人口增长了35%;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报告真切地告诫地球人:“有些人可能会对这些证据嗤之以鼻,认为我们只是危言耸听。”“科学家们正在分析数据,并考虑长期的后果。那些签署了这第二个警告的人并不仅仅是在拉响警报。他们承认明显的迹象表明,我们正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上。我们希望我们的论文能引发一场关于全球环境和气候的广泛讨论。”

宇宙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预言:技术和人类本性“可能会将人类彻底消灭”。2016年,霍金在《卫报》再发警告性文章称,我们目前正生活于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时期,人口过剩、气候变化、流行病等都是人类将要面临的严重威胁。霍金表示,我们所发展的科学技术将可能毁灭我们的地球。在此之前,霍金曾发过“外星人威胁论”,表示目前科学家轻易尝试联系外星人是一件幼稚而危险的事情,会把人类带入灭绝的灾难之中。除了霍金所担心的外星人、流行病等,可能灭绝人类的还有小行星撞击地球。根据地质学的科学判断,小行星(或大型陨石)撞击地球曾快速地灭绝掉庞大的恐龙家族,人类自然也存在遭遇这种惊天灾难的可能。但在外星人和惊天陨石来临前,人类的最大威胁是超级细菌。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问题的日益严重,超级细菌进化的环境越来越完善,霍金在《卫报》上所说的人类将面临流行病等问题的严重威胁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霍金在2017年1月份75周岁生日的时候说,人类的未来在环境灾难和人工智能时代就已经确定了。他在接受英国重要媒体《周二时报》(The Times Tuesday)采访时预言,人类在地球上最多还有1000年的时间,如果人类还想继续在地球上繁衍生存,就必须进行生态保护。

虽然人类起源于非洲还是多元起源,乃至起源于宇宙的结论确定还为时尚早,但是,人类群体分割、文化、语言、宗教乃至政治制度导致国家的形成却是共识。战争导致国家之间的长期持久的对抗,人口的增长导致环境的恶化。仅仅依靠科学和技术并不能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各个国家的政府和领导人必须认清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生活的危险之地。危险并不是罪恶之人造成的,而是那些对这个世界无所作为之人的结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科学报》 (2018-01-29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