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军 郑洪伟 刘勇 郑宁 张恒 丁伟翠 李世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9/12 9:11:27
选择字号:
李廷栋:谱绘中国地质壮美图景

 

■王军 郑洪伟 刘勇 郑宁 张恒 丁伟翠 李世超

李廷栋(1930年10月7日—)

地质学家,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现栾城区)。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吉林大学教授、中国地质图书馆名誉馆长、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名誉校长。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学部主席团成员,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主要从事区域地质研究和地质编图,主持或参加了大兴安岭北部、四川西部、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地质调查研究,完善或重新厘定了这些地区的地层系统、侵入岩期序和构造格架。总结了中国区域地质特征和亚洲岩浆岩发育规律,提出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和机制。主持编制亚洲地质图、中国地质图集、亚欧地质图等。主持完成了南极岩石圈构造及矿产资源潜力的研究。代表作有《亚洲地质》和《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机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回望历史,时间的车轮在新中国近七十年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从百废待兴到百废俱兴,每一个进步的瞬间都值得铭记。地质事业的飞速发展也正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侧影,李廷栋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出生于充满憧憬和伤痛的1930年,李廷栋在逆境中不断求索,从河北的村庄到北京的中学,他立志成为国之栋梁;从北京大学到地质部机关,他与地质工作结下不解之缘;走出机关,他投身大兴安岭、川西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主持编制多种地质图件,他将中国地质编图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探索“三极”,推动前沿研究……60余年的地质生涯里,李廷栋在科技管理和地质研究等多重工作中转换自如,谱就了一篇篇地质华章。

逆境求索

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翻开历史,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憧憬和伤痛,李廷栋便出生在那个年代。1930年10月7日,他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今栾城区)郄马镇宋北村。在那个动荡年代的北方农村,李廷栋的家庭充满艰辛,但他从小便立志将学业进行到底。从宋北村村办的初级小学到栾城县中心小学;从北京平民中学到河北省杨村师范学校再到北京市第一中学,在学校奖学金的支持和亲友的帮助下,李廷栋在战乱中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业。同时,在中学时期,他作为班长和学生会副主席,组织管理才能初显,这也为他日后的科技管理工作和主持一系列的科研项目打下了基础。

1950年9月,李廷栋高中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大学地质系,开始了他的地质系学习生涯。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地质系整体并入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在大学期间,李廷栋作为学生会副主席,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

当时的北大地质学系尽管仪器设备比较简陋,但总是把讲课与实验、实习紧密结合,特别重视野外地质实习。利用暑假和星期天的时间,李廷栋跟随老师到南口、北京西山、门头沟、青龙桥、北戴河、河北井陉、山西五台山等地进行了多次野外地质实习。通过这些野外地质实习,提高了他对岩石、矿物、地层、古生物及构造现象的野外鉴别能力,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方法。

1953年,因国家急需地质人才,李廷栋提前一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当年11月,他被分配到成立不久的地质部机关,开始了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生涯。在地质部机关,李廷栋先后在专家工作室、地矿司有色处、远景计划司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之后,他又被调到办公厅,担任时任地质部副部长刘景范的业务秘书。

作为地质系毕业的学生,李廷栋一直希望能够到野外从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他认为对于地质工作,野外是一个最现实的实验室,搞地质工作,不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实践是不行的。因此,在繁忙的科技管理工作中,他利用跟随苏联专家和部里领导到各个勘探队检查工作的机会,到了30多个矿区“跑野外”,向专家们请教岩石、矿物、地层、构造等地质知识,专家或勘探队汇报工作时,他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同时也经常看一些地质报告。他还时刻不忘学习地质科学技术知识,在繁忙的技术管理工作中不断阅读有关图书资料。

在地质部机关,李廷栋与中国地质界的老同志多有交集,他们的地质学识和治学态度让他受益颇深。在之后几十年的地质岁月里,李廷栋踏着他们的足迹不断前行。

地质调查

1957年,在地质部机关工作已有四年时间,李廷栋“跑野外”的愿望依旧强烈,他便再次提出到地质事业一线工作的请求,并得到了部里批准。李廷栋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开启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征程。

李廷栋走出地质部机关时,恰逢中苏合作项目进行黑龙江流域综合科学考察。这是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他便加入其中。在这个研究项目中,他担任大兴安岭地质队一个分队的分队长。在异常艰苦和危险的工作环境下,他们进行了四年的大兴安岭地质调查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李廷栋撰写或参与撰写了《大兴安岭东北部区域地质的初步研究》《大兴安岭北部西坡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与成矿特点》《大兴安岭东北部地质构造特点和问题》《大兴安岭北部大地构造特征及其多回旋发展过程》等一系列有关大兴安岭地质研究的论著。

在大兴安岭北部,他们填制了约10万平方千米1:100万比例尺地质图,填补了本区地质研究的空白,初步建立了本区地层系统和侵入岩分期,总结了区域地质特征,提出本区构造的多旋回发展程式和构造的继承性、新生性、迁移性演化规律,并发现多处矿点、矿化点和矿化异常。特别是得尔布干大断裂、前寒武系和热河动物群的发现,对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地层对比和构造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1965年,地质部为加强“三线”地区地质矿产的调查研究,为国家“三线建设”提供地质矿产资料,决定开展川西高原区域的综合地质研究,为此专门组建了地质部川西综合地质研究队,李廷栋被任命为队长,进行了三年的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因为有了科技管理和一线调查的经验,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和工作方法,在四川西部的三叠系及宝兴、金汤一带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中采获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微体化石,重新厘定了川西地区地层层序、侵入岩期序和构造格架,初步建立了宝兴一带古生代地层层序,查明了本区二叠系构造轮廓及其与三叠系的关系。特别是在宝兴以北,他们首次采获早泥盆世布拉格期镰形新单笔石和丰富的珊瑚、虫牙、几丁虫、单细胞藻类化石及高等植物孢子,实现了地层古生物研究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同时还首次测得“宝兴杂岩”7亿年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为厘清扬子地台西缘诸多变质杂岩时代起到了率先突破的作用。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长期科研实践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李廷栋主要致力于地质图件的编制和中国地质的综合研究。1971年—1972年,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和筹备参加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国家计委地质局下达了编制中国地质图集、中国矿产图集、中国地质图和亚洲地质图的任务。李廷栋主持了中国地质图集和亚洲地质图的编图工作。为了保证编图质量和水平,在编图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严格要求、精心编绘、严格校审、力求创新”的技术路线和“杜绝政治性错误、避免重大地质错误、把一般性错漏降到最低限度”的指导思想。在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他将我国编制出版的《中国地质图》《中国构造体系图》和《亚洲地质图》展出,并作了《中国地质概要的报告》,得到了国内外地质界的高度评价,中国地质编图从此走向世界。1996年李廷栋又主持编制了世界上首张1:500万比例尺亚欧地质图,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出后,得到了国际地质界的一致好评,被国内外地质界广泛使用。

此后,李廷栋又陆续主持或参与主持了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1:250万中国西部及邻区地质图、1:250万北—中—东亚及邻区地质图的编制工作。

科研长征

1980年10月,李廷栋受命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

当时,“文革”的遗风还相当盛行,同其他科研单位一样,中国地质科学院也面临着治理整顿的繁重任务。李廷栋带领院领导班子整顿科研秩序、调整各研究所(馆、队)领导班子、制订或修改规章制度、恢复建立院刊和所刊、建立院徽、恢复研究生部等。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地质科学院就改善了科研环境,优化了科技管理,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对地质工作及地质科技进行咨询参谋,重大疑难地质问题攻关,先进地质科技及仪器设备引进研发,高端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地质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年10月,李廷栋调离了地质科学院。

在担任院长的6年时间,李廷栋未再主持任何科研项目,只是以中方联系人的身份,参与了中法喜马拉雅地质构造合作研究项目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工作,承担了少量的科研任务。中法喜马拉雅地质构造的合作研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外国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地质科学的合作研究项目,历时四年,先后参加考察的科学家和管理人员共400余人,配备大小汽车80余部,总行程约300万千米。人员、车辆众多,加之环境恶劣,安全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接受在大兴安岭地区地质调查四年牺牲四名队员的血的教训,李廷栋对安全问题倍加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因此,四年中法喜马拉雅合作研究,人员无一伤亡,这也算是很大成功。

在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研究中,李廷栋等人坚持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相结合,地质立典性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相结合,划分了高原构造—地层区,分析了高原的基底类型,证实高原大幅度快速隆升始于第四纪,提出“陆内汇聚—地壳分层加厚—重力均衡调整”的青藏高原隆升模式。李廷栋与肖序常等同行共同撰写《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专著,他撰写的有关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的论文曾两次应邀发表于国际著名英文期刊《构造物理学(Tectonophysics)》上。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地质矿产部1989年科技成果奖的一等奖。

中法合作研究开启了李廷栋探索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的“科研长征”。此后的30多年,他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过6个青藏高原的地质科研项目,对青藏高原地质构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论著20多篇(部)。2013年,他又与同行们共同发表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专著,进一步论述了青藏高原特征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对我国乃至世界高原地质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李廷栋陪同时任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访问时,了解到关于深部探测的信息。经过1980—1982年中法喜马拉雅地区合作开展深部地质探测的实践,他对深部探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当时他就坚信:只有进行深部探测,才能穿透地表,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内部构造,全面提升我国地质构造认识水平和深部探测技术方法。于是,他向地质部提出了建立岩石圈研究中心的计划,后来得以批准并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起来。这是我国第一个建立深部地质探测研究的科研单位。30年来,该中心承担了我国大部分深部地质探测任务,取得诸多高质量的科学成果,把我国深部探测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成为我国深部探测的先锋。

2000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制定并实施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计划,并由李廷栋和其他四位专家牵头负责。他们经过6年的精心研究,出版了由10部专著组成的“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丛书”,取得了丰硕成果:系统总结了中国岩石圈的基本特征、建立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提出了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专项研究计划的实施,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岩石圈研究上的差距,培养出一批年轻的岩石圈研究人才,不但解决或深化了一批岩石圈研究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而且在岩石圈物质组成及结构构造上发现若干奇异的新现象,揭露出一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老骥伏枥

1990年,李廷栋60岁,科学探索精神依旧旺盛,主持了国家科委“南极大陆和陆架盆地岩石圈结构、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学及主要矿产资源潜力研究”的重点项目,并于是年11月,应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邀请赴南极长城站进行了考察。他们这个科研集体通过5年的刻苦钻研,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首次提出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5.5亿~5亿年前泛非构造—热事件的重要性及其地质含义,在南极首次发现罕见的硅硼镁铝矿,完善了南极半岛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地区地层层序和构造格架,进一步厘定了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火山岩时代和成因,对陆地威德尔生物地理区和冈瓦纳古陆再造提出新的证据和认识。在系统收集南极洲已有地质、地球物理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1:500万南极洲地质图和专著,总结了南极大陆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和地质演化规律。

2005年,75岁的李廷栋又作为2005年度北极考察队成员之一,赴北极黄河站进行了科学考察。他在朗伊尔城附近及新奥勒松地区进行了地质考察,采集了少量标本及同位素测年样品;查阅了有关北极的地质、地理等资料、文献。同时,他还撰写了《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报告》,介绍了北极的概况、斯瓦尔巴群岛及其地质概要,并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建议。

2007年,李廷栋等人给国土资源部提交了《关于重编中国区域地质志的建议》。2008年,重编中国区域地质志的项目立项,李廷栋担任项目负责人。按照规划统计,重编中国地质志的项目预计将在2020年完成,将会产生80部到100部专著,研究成果总字数达到8000万到1亿。这套志书将成为一套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为地质工作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整套地质资料和系列地质图件。

多年来,李廷栋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个人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1993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60载地质情缘,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他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他也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国家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和奖励。

李廷栋是一位科技工作者,更是一位师者。从1978年开始,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廷栋开始了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到现在他已经培养出了20多名研究生。

近些年,在主持一些项目和培养学生之余,李廷栋又有了一项新的工作——科普讲座。中国科学院地理及资源研究所“国家地理大讲堂”、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国土资源部实物资料中心、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苏州市黄埭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以及一些省(区、市)地质调查院等很多单位都留下了他引人入胜的科普讲座的印迹。李廷栋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使地质工作的作用逐渐被广泛了解和认知,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和同事都知道,李廷栋没有节假日,虽已耄耋之年,他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不断求索的态度。无论出差还是度假,他总会随身携带着几本资料。或许在他心里,工作和假期一样,都能使他在时光流逝中寻得快乐。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①1951年10月,李四光(第二排左二)与北大地质系二年级全体学生合影。

②1979年5月,李廷栋(左四)与中美同事在美国旧金山郊区考察。

③2014年,李廷栋获何梁何利奖。

④1990年12月李廷栋在南极洲中国长城站。

他是永不止步的地苑赤子

出生于祖国内忧外患之时,成长于变革的历史潮流之中,李廷栋的人生轨迹其实就是中国时代变迁和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儿时“不想种地”的朴素理想,到为祖国的强盛而奋发读书的中学和大学时代,继而投身轰轰烈烈的国家建设,他的思想也在那些披荆斩棘的年代中不断升华。

李廷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践主义者。作为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他有很多机会留在相对舒适的机关里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野外”。在野外地质考察中,李廷栋往往能够制定一系列精准高效的战略战术,将科技管理和一线科研进行完美融合。60多年来,他行程约200万千米,跑遍祖国各省(市、自治区)500多个城市和山野。在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他地质考察的足迹。

“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个国家的兴衰,一项事业的成败,一个单位的枯荣,归根到底取决于有没有一批造诣很深的人才”,是李廷栋深以为然的观点,这也在他的工作中得到了全面体现。师者如兰。在中法喜马拉雅合作研究中,在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时,在带学生的过程中,“培养人才”始终是李廷栋最为重视的方面之一。给时间、给项目、争资金、压担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很多人受益于他的人才培养观。

李廷栋被称为“平民院士”,这不仅是因为他生活上崇尚节俭,工作上一丝不苟,更是因为他平易近人的性格和独特的处世哲学。“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以为主,不要自以为尊”是李廷栋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种处世哲学一直伴随着他,成为他的工作和生活的准则。

李廷栋的研究领域是地质,但却不囿于地质,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关怀。他在很多与其主要专业关系不是特别大的一些领域,他也非常关心,并能够将这些问题与地质进行结合。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我国深部地质探测研究,多次提出加强海洋地质、环境地质、国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建议。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军事地质、旅游地质等许多方面也都是他关注的领域。

李廷栋是一个善于思考、长于综合的科学家,经过实践,将地质工作概括出一些理念和规律性认识,例如:“地质科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认识地球,并利用这种认识去保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优化人类居住的环境”“地质工作是一项永恒的事业,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地质工作,哪里有人类存在,哪里就有地质工作,因为地质工作服务的面很广,而且越来越广”,以及“加强地质立典研究”“加强地质调查与地质科研的综合”等。这些认识已被地质界不少同仁所接受或引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86岁高龄,时光虽然老去,但李廷栋的科学思维依旧年轻如初。从2008年开始,他主持了一项重编中国地质志的项目,如今仍在继续;他不断地进行科普讲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让更多人认识地质、投身地质。

李廷栋的一生和地质事业紧密相连,在那里,他倾注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在那里,他笔耕不辍,探索不止。他是永不止步的地苑赤子。

《中国科学报》 (2016-09-12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