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新闻杂志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8 8:49:11
选择字号:
李林院士:营造创新生态系统须从人才入手

李林

■本报记者 黄辛

新常态下,中国如何营造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 研究院院长李林指出:“必须从创新人才入手——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李林认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是要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一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激发经济增长内在动力,把握适应新常态。其核心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千金买骨”,必须以人为本,不仅在人才数量上花功夫,更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发挥人才作用的土壤培育上下功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李林表示:“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帮助吸引来的高端人才,在上海真正有所收获。”吸引高端领军人才,政策要持续。不仅要用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引凤筑巢”,更要有好的政策稳定人才。

“这要比‘千金散尽买人才’更具说服力,更能打动人才的心。”李林建议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引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时,着力于“风物长宜放眼量”,不仅要在“劝你来”时加大投入,人才引进来后,更要优化各方面的服务政策,无论从评价机制,还是生活配套方面,以人为本,让有潜质的高端人才来到上海,扎根上海。

另一方面,李林表示:“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投入。”他指出,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究其原因,除了科技成果没有很好转化为生产力外,问题本质是源头创新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源头创新的培养,在于加强基础研究。”例如,互联网技术在几十年前只是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如今已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从2015年国家科技支出预算看,对科技投入的增长还显不足。

李林指出,我国发展到现阶段,技术上遇到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引进门槛和成本越来越高,关键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到,必须依靠自力更生,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是基础。”李林认为,全球创新中心都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来自科学家或科技人员本身的敢想敢做和“屡败屡战”的创新精神以及科学家像投资家、企业家一样思考科学研究如何通往应用;二是社会需求评估系统多元化以及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作支撑。

李林同时认为,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关键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科技界藩篱,消除科技创新工作“孤岛效应”,构建由政府部门、高校与科研院所、产业与投资人、各类中介机构、非正式社区组织等共同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探索和构建政产学研融通新模式,形成不同创新与创业单元集成协同局面。

《中国科学报》 (2015-04-0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