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清晨,我从北京出发,五个小时后抵达西昌,开始了我第一次现场报道我国探月工程现场发射的工作。
在机场,我见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打完招呼后,身穿浅蓝色工作服的他们便开始低头在表格上核对我的名字、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尽管来西昌还是第一次,但我对这个场景已经十分熟悉——连续几次赴酒泉报道神舟系列飞船时,工作人员给我们的“见面礼”都是这样的程序。其实,让我感到熟悉的并不仅仅是程序,更是中国航天人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精神。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地处的大凉山以山高沟深闻名,发射场就建在完全没有社会依托的深山老沟里,距西昌市有60多公里的路程,科研人员自称为“沟里人”,外出叫“进城”,回来叫“进沟”。
12月2日凌晨,火箭缓缓升空的历史性时刻,我不禁回想此前接触过、听说过的航天人,这些“普通”的故事打动着我。
半个月前,我曾赴上海天文台采访VLBI系统科研人员。在佘山探月指挥中心大厅,我见到了VLBI数据软件开发关键成员之一的王广利研究员。当时,正从岗位上匆匆前来的他,身材微胖,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介绍自己承担的工作时,他很努力地尝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我解释,滔滔不绝。而在见到王广利之前,我曾听他的同事说,他几乎把实验室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下班后,他到食堂随便吃些东西,便匆匆回到实验室。当我向他问起这些事情时,他有些腼腆地笑着说:“这都是我的工作,应该认真对待。”
两天前,我在嫦娥三号任务的情况介绍会上见到了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由于发射任务太忙,来这里之前并没有准备太多内容。”这是她说的第一句话。她身着宽大的工作服,面容稍显疲惫,嗓音有些沙哑。但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她却井井有条地介绍了承担嫦娥三号任务运载火箭的情况,从容地回答问题。我能感到她尽力认真地对待这件事,这也应该是她一贯的工作作风。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还听说了科研人员车著明的故事。他中专毕业后3次参加自考,先后66次为火箭飞行轨迹进行测算,已成为一名测控数据专家。由于出色的业务工作,曾有一家公司在10年前就给出40万元的年薪,那时,他的年薪还不足4万元。但他觉得多少钱也换不回他为国家航天事业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便坚定地留了下来。
我还了解到,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科研人员过着与家人两地分居的生活。科研人员无数个双休日变成工作日,宝贵的黄金周变成工作周。被许多人抱怨的加班干活,在这里就是常态。
在庞大的中国航天人队伍里,王广利、姜杰和车著明是普通的,他们有着一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地认真对待航天事业。就是在这些“普通人”的努力下,一个个航天奇迹被创造出来。
《中国科学报》 (2013-12-02 第5版 跨月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