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岚 王娜 来源:新闻晨报 发布时间:2010-6-6 15:58:07
选择字号:
王振义院士:我有勇气,我尊重科学

中国血液学研究的领头人王振义院士
 
今天《名医大家》的座上宾是中国血液学研究的领头人王振义院士。
 
普善若存,广慈如斯。在瑞金医院这座普普通通的门诊大楼里,相继走出了三位院士,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师生,他们同属血液学研究所,他们合力把中国的血液学研究推到了国际水平。一门出了三个院士,个个都是卓越的大家,这开创者和领头人就是王振义院士。
 
改变死亡游戏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一部动人的“爱情偶像剧”《血疑》风靡一时,人们在嗟叹生死不渝情感的同时,也记住了一个医学名词——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类型繁多,凶险无比,死亡率极高,素有“血癌”之称,而且,因为一直都没有找到有效的疗法,在和死神角力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总是失败的那一方。
 
同样是在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改变了这个死亡游戏的结果,他找到了白血病中的一种类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法。庞大阴暗的冰山终于被阳光融化了一角。
 
1986年,上海儿童医院的一个病房里,5岁的小怡君在生与死的一线间苦苦挣扎。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小小的生命已全无希望,陨落只是时间问题。而她得的正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比其他类型的白血病,这种白血病发病急,恶化速度惊人。很多病人从诊断到死亡不过一个礼拜,不给医生留一点机会。
 
机缘巧合的是,小怡君住院后参加了王振义主持的科研项目,她的病情以及发展状况,都在王振义的严密观察中。看到孩子的生命渐渐枯萎,王振义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治疗方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事实上,这种方法当时在国际上也是个独创的全新概念,从未在临床上应用过。方案被提出之初,王振义遭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我有勇气,我尊重科学。”这是王振义在面对阻力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事实证明,有勇气也尊重科学的王振义创造了奇迹,一个月后,小怡君的病情完全缓解,20年过去了,她健康活泼,过着正常人一般的生活。
 
至此以后,这种疗法开始在临床上全面使用,首批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这让黑暗中行走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一丝光亮。从上海到全国,奇迹一个一个诞生,生命一个一个得救。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一个医生,应该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最大的动力就是如何为病人服务。”这是王振义自勉的信条,从医60余载,他做到了。
 
1948年,王振义以优异的成绩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进入瑞金医院的前身广慈医院工作。“当时医院都是大内科,我就挑了一个最简单的血液科。”王振义说。殊不知,这个小小的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事业,他和血液的交道一打就是60年。
 
最简单的学科非但不简单,反而最复杂,在神秘莫测的血液世界里,王振义没有停止过思考。1959年是他从医生涯中难忘的一年。当时,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正面遭遇白血病。然而,这与病魔的首次交战,他并未获胜,60个病人先后都过世了。
 
面对残酷的事实,王振义意识到光有雄心壮志是不够的,必须要遵循科学规律,一步一步研究。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纸调令让他离开了临床工作。研究中止了,但思索和探寻没有停止。1978年,王振义带着钻研精神重返临床。他在文献中查阅到,以色列科学家证明白血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逆转,分化成熟为正常细胞,同时,也获知国外学者曾用一种13顺式维甲酸的分化诱导剂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两种火花相碰撞,他确立了自己用力的方向。
 
从1959年到1986年,近三十年的时光就在这样不断的钻研和临床中悄然而过。1986年的王振义,已然是一个62岁的老人,但他首创的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的春天才刚刚开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参悟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王振义独辟蹊径,大胆求证,并将这一研究的成果运用于临床,给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
 
为了让更多的白血病病人不再挣扎于死亡边缘,王振义还带着这个疗法走出了国门,希冀国外病人从中受益。1988年,《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的论文在国际血液学权威性刊物《血液》杂志上发表。这篇论文在2000年荣获美国ISI引文经典奖,是我国从1980年至1998年在国际上被引用得最多的47篇论文之一。
 
1994年6月15日,美国通用公司癌症研究基金会主席约翰·史密斯先生把一枚铸有美国著名发明家凯特林头像的金质奖章佩戴在王振义胸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位癌症研究专家掌声雷动,这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随后,王振义又先后荣获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科学奖和美国海姆·瓦塞曼奖。
 
1996年,王振义被授予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得到了1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令人感动的是,他依然决定把绝大部分的奖金都捐给学校、医院和血液研究所。这就是王振义为人的原则:只求奉献,淡薄名利。
 
慧眼识才,大义让贤
 
在培养人才方面,王振义也甘为人梯。“人家说我是伯乐,我的初衷其实很简单:血液学研究要后继有人。”王振义说道。带着这样的愿景,王振义开始找寻能带动血液学发展的“千里马”。陈竺就是其中的一位。王振义与陈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78年。历史似乎暗含着某种契机,这一年,白血病临床研究工作全面展开,正需要广纳贤良。陈竺没有辜负王振义的慧眼,1984年陈竺在毕业留校后三年,远赴法国巴黎的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进修,主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白血病研究。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文凭后,陈竺毅然选择回国,回到瑞金医院,回到导师身边。
 
“当时血研所条件很差,陈竺就在一个小房间里搞研究。”王振义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十分感慨。然而,就是在那样简陋的实验室里,惊人的研究成果再次出现。1991年,陈竺在《血液学》上发表论文,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理和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的作用机制。国际专家评价,这是使人感到震惊的同一研究小组又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2010年4月9号,上海血液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发现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药物的作用靶点,这是白血病研究又一重大成果。仿佛是远远地预见了这一天,所以,早在15年前,71岁的王振义就决定让贤于陈竺,让他带领血液研究所走向更广袤之路。
 
如今,86岁的王振义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叫开卷考试,由临床医生出难题,他带领学生们一起探讨交流,教学相长。每当回到家中,离开血液的世界,王振义最喜欢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用这样的方式放松情绪,思考悠悠流逝的岁月。
 
直到今天,这位大家依然谦虚地说:“我们比以前知道得多了,但还没有到最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