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4-9 8:45:36
专家称:纳米的生物安全性尚待评估
 
纳米研究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等多学科知识。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纳米技术的高科技风险,也是业界关注的问题。
 
“总的来说,关于纳米的工作,做的范围还是不大,做的人也还不是太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思深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游离的纳米颗粒和纳米管可能会穿透细胞,产生毒性”的说法,解思深并不认同,“这很难说!实际上沙尘暴中游离的纳米颗粒可能比我们实验室里多十万倍、上百万倍。”
 
有研究人员表示,在某全球500强公司看到,在做纳米相关工作时,科研人员并没有作特殊的防护,而只是采取了一般的诸如戴手套、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对于实验室的废料,该公司纳米中心也只是放在垃圾袋里,按照普通垃圾的方式处理,并没有采取特别的管理。
 
对此,解思深表示,“对废料的处理,如果按普通垃圾处理,我想他们是有处理不得当的地方。因为任何实验室的废料,都有由实验室回收的规定,不能按照普通的生活垃圾那样处理。但这与纳米的关系不是很密切。”
 
在新建的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张智军已建立了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组。
 
张智军告诉《科学时报》,2000年以后,人们开始注意到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健康和环境安全问题。2004年左右,国际上从政府到研究机构开始高度重视纳米安全性问题,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我国在纳米安全性研究方面开展得较早,如中科院高能所的赵宇亮研究组。目前,纳米安全性研究主要涉及纳米材料对人体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比如,化妆品防晒霜中有TiO2纳米粒子作为紫外线吸收剂。这些纳米颗粒比普通颗粒小很多,容易渗透到皮肤内层,进入细胞里去。科学家想要了解纳米材料进入细胞后,对细胞的存活率、生长周期等有些什么影响。因此,还要进一步做动物实验,从而评估其生物安全性。
 
那么,在作纳米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如何做好自己的防护,张智军表示,所有涉及纳米材料的制备、加工和生物实验必须使用专用的设施,如通风良好的通风橱或生物洁净台等。根据实验要求,研究人员必须穿戴实验服、手套等。
 
张智军认为,与普通化学品相比,人们对纳米材料的危害性还了解很少,也缺乏相应的安全评估数据。纳米材料主要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以及注射等途径进入到人体中。目前进行的纳米材料实验,一般采取比较严格的类似于传统化学实验的防护手段。
 
记者了解到,在张智军的实验室中所有工作人员和学生都要接受专门的人身和环境安全教育和培训,类同于化学实验室通常进行的化学实验安全教育,以保证从事纳米材料研究人员的安全和环境安全。
 
《科学时报》 (2009-4-9 A2 国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