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基础科学工程技术资源环境前沿交叉政策管理
作者:田小明 来源: 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09-2-13 2:39:0
昆仑站:人类极地科考的一座丰碑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谈昆仑站的建立
1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给我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发来贺信,祝贺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成功建立,标志着南极冰穹A地区人类首个科学考察站成功建立。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率领我国政府代表团赴南极中山站进行考察,并赴冰穹A地区出席昆仑站开站仪式,记者在中山站采访了他。
记者:如何看待昆仑站的标志性意义?
陈连增:昆仑站的建设,是在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穹A地区这样低温和严重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实施的建站工程,队员们面对大自然严峻的挑战和风险,以优异的成绩谱写了我国极地考察新的篇章。昆仑站的建立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南极内陆特殊环境和展开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标志着我国的南极科考与研究由此实现了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的跨越式发展,也向世界表明我国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跨出了关键的一步。昆仑站不仅是中国开展南极内陆考察的基地,同时也是各国科学家在该地区开展科学考察的共享平台。我们热忱欢迎各国科学家积极参与该地区的考察和研究的合作,共同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记者:25年来我国极地考察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连增:我国极地研究主要在极地冰川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生态学、大气科学、日地物理学等领域展开。近些年来,我国极地科研工作者在极地生态学、极区高空物理学、极地海洋学、南极地质学、南极内陆冰盖研究等方面,相继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和影响的创新成果。
极地生态学方面,我国在亚南极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方面开展了多年的生态环境监测。采用地质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生物沉积层中恢复了过去3000年来南极企鹅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利用沉积物中海豹毛发数量的变化恢复历史时期海豹数量等。
极区高空物理学方面,我国在南极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建立了一个极隙区高空大气物理共轭观测系统,初步揭示了极隙区地磁、极光、电离层吸收和临界频率变化等电离层踪迹,通过北极黄河站和南极中山站构成地磁、电离层和极光南北共轭观测体系。
极地海洋学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南大洋水团、环流和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多年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取得成果,提出了确定南大洋海洋锋特性的新方法;利用大磷虾的生态过程成功地推断南大洋海洋环境变化,提出利用复眼技术作为大磷虾的生长指标,用“强流法”更准确地确定南大洋的锋位置;在白令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加拿大海盆等海域开展大气—海冰—海洋综合调查,在北极海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方面取得进展,揭示了海冰变化对东亚天气气候的影响。
南极地质学方面,1998~2006年间通过格罗夫山地质考察,我国发现了大型陨石富集区,共获得到9834块陨石,包括火星陨石2块、灶神星陨石1块,使我国一跃成为陨石第三大国。我国学者提出的格罗夫山的主要变质——变形时间属于泛非事件,普里兹湾沿岸高级变质地体的最后拼合发生于“泛非期”等成果,都具有国际性影响。
极地冰川学方面,开展了冰架运动和物质平衡、冰架气象观测与采样工作,在埃默里冰架钻取了一根301.96米的冰架冰芯——这是目前世界极地冰川研究最好的一支冰芯——从而获得了冰架钻孔温度、密度分布以及氧同位素组成和海冰化学成分特征。
在南极内陆冰盖研究方面,以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为目标,中国南极考察队先后多次深入内陆冰盖开展冰川学、测绘学、大气科学综合考察。2005年1月,实现人类从地面首次登顶冰穹A,开展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2008年1月第24次南极考察,顺利实现第二次登顶冰穹A,为昆仑站建设做了选址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并开展了雪冰、天文、大气、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等方面的考察工作。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昆仑站的建设和科考情况。
陈连增:冰穹A位于东南极高原腹地,存在超过3000米厚的冰层,冰下的甘伯采夫山脉是南极大陆的核心陆块,这一地区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是理想的气候环境本底、天文观测、地质钻探和深冰芯最佳钻探地点。
我们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把昆仑站建成夏季考察站,开展夏季科学考察。考察站功能布局主要包括站区以及中继站、简易机场等配套设施,站区功能区划包括主建筑区、后勤区、观测区和冰芯钻探区等。我们已经完成了昆仑站的主体建筑区和部分观测设施的建设任务,并展开了夏季考察工作,这标志其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昆仑站的其他配套功能今后还将逐步完善。
我国将以昆仑站为基地,开展冰穹A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甘伯采夫冰下山脉钻探、2米级LAMOST型南极望远镜天文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地磁观测、人体医学和医疗保障等重点科学考察项目。
记者:能否展望一下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未来?
陈连增:我们将继续有重点持续深入地开展南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建设,主要从4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南极地区关键过程的监测与研究。我们将重点开展冰穹A地区的冰川、地质、天文、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学科研究;继续实施南极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断面连续综合观测、南大洋综合调查、亚南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监测;获取各圈层相互作用关键过程的样品、样本和数据,将现代过程研究与历史演化相结合,研究南极地区关键过程与全球变化的关联,预测未来变化。
二是深入研究北极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重点围绕北极快速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有计划地持续开展北极科学考察,积极参与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北极联合监测与观测,提高对北极变化的科学认知能力。深入研究北极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提高预测能力。开展北冰洋航线、海洋资源调查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
三是进一步加强极地考察与研究能力建设。在今年底至明年初完成昆仑站配套工程建设。若干年内,昆仑站将成为中外科学家开展夏季科学考察的共享平台,并根据研究需要逐步扩建成常年科学考察站。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极区考察船和实验室建设,不断提升南大洋、北冰洋的科学考察与研究能力;继续完善海上、陆地、空中一体化的极地科学考察业务化保障体系;建立高水平的极地科学研究共享平台,开展创新研究,保障科研成果及时产出。
四是积极参与南北极国际事务,并发挥建设性作用。我们将不断加强与重要南北极考察国家在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国际事务协调、科学调查与研究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参与南北极国际法框架的相关事务,积极参与南北极问题国际法律与条约的制定与修订。
我坚信,在极地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极地考察与研究工作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必将为人类和平利用极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学时报》 (2009-2-13 A2 国内)
发E-mail给:
| 打印|评论|论坛|博客|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