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基础科学工程技术资源环境前沿交叉政策管理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发布时间:2008-6-19 8:45:32
李培根追忆裘法祖院士:我永远是他的小学生
6月14日,裘老走了。
接到这一噩耗时,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从杭州出差返汉刚下飞机。行李没放好,李培根院士一路奔到同济医院,见裘老最后一面。在医院里,看到裘老的遗容,李培根院士忍不住抽泣起来。
“我感到非常悲痛,不仅是因为华中科技大学失去了一位学术泰斗,对我个人来讲,也失去了一位敬爱的师长。我想,裘老的去世,不只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巨大损失,更是整个中国医学界的一大损失。”当晚,李培根院士接受记者的采访,深情追忆起裘老的音容笑貌、缅怀裘老的学术人品。
李培根院士从小在同济的院子里长大,由于跟裘老的女儿是同学,曾一度成为裘老家中的常客,回忆起裘老生活中的一些轶事,一切仿佛就在眼前,在昨天。“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是我读中学时,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裘老也受到了冲击,被安排在医院做清洁工。裘老当时在学术界已经是权威了,但他并没有因为做清洁工作感到地位卑微而消沉悲观;依旧对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以非常乐观的态度去看待。比如有一次,他在医院里做清洁后回到家,讲自己在医院里看到一只大老鼠,就讲得眉飞色舞,哈哈大笑。”
正是这些细节,让人看到了一位智者的乐观与豁达。李培根院士说:“在我的理解中,他的这种乐观豁达,是因为他知道当时是非常时期,种种不理性的做法、现象都会很快过去。”
医者父母心。在裘老的从医生涯中,他时时都把病人当亲人,尤其对农村来的病人表现出了无微不至的关爱。李培根院士清楚地记得托裘老给病人看病的事情。“1970年左右,我下乡到汉阳县,一次一个农民请我帮忙找裘教授看病。我想都不敢想能够请裘老给他诊治,但是碍于别人的请求,我也只好斗胆去请,没想到他马上说:没关系,没关系,叫他立即来找我。后来,我陪这个农民前往看病,真的得到了他非常悉心的检查与治疗。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一位大科学家身上的大爱。”
爱国家,爱病人,爱陌生人,更爱亲人,裘老与夫人的异国绝恋,是同济校园中的一道风景。“在我小时候,经常看到裘老与夫人手挽手散步的情景。裘教授和他德籍夫人裘罗懿的感情非常之好,裘老经常夸奖裘夫人是一个非常坚强、非常善良、非常了不起的女性,说他自己从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甚至有一次,裘老在电视访谈中,说到身后事,表示希望夫人先他而走,免得她感到孤单。可惜,他没能陪夫人走到最后。”谈起这些,李培根院士忍不住动容。
爽朗笑声成追忆,无限怀思入梦魂。“在裘老面前,我永远是他的一个小学生,他是我尊敬的长者。”李培根说,“合校后,我没有想到我和裘老会变成工作关系,没想到自己这么幸运地成为裘老的同事。在工作中,他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很善于倾听我们的想法。我在担任校长期间也多次去看望他,有的时候也谈到工作,但是更多时候是海阔天空地聊天。我愿意像小学生一样聆听他的教诲,这让我又像回到了青年时代。”
在许多人的心中,裘法祖三个字是与同济几乎融为一体的。面对记者提到的有人担心没有了裘老的同济会是怎么样这个问题时,李培根院士沉思片刻,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是同济人,我和大家感同身受。半个多世纪以来,裘老的生命是与同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同济的成功与荣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裘老紧密相联。生命意义上的裘老永远离开了我们,今后的日子里,同济的中青年学者要尽快地崛起并创造新的辉煌。我们还要让人们感到裘老继续与我们在一起,要让以裘老为代表的一代甚至几代人所留下的宝贵的经验与精神财富,如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学术态度,忠诚祖国俯首为民的崇高品格融入我们的学习与工作中,并世世相传。”
没有了裘老的同济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李培根院士说,我们首先要振奋精神。他说:“同济医学院和整个华中大都要认真思考与研究。以建设一流的医科为目标,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同济,促进同济的科学发展。所有同济人尤其是我们中青年一代,要进一步发展以裘老为旗帜的同济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时期,团结拼搏,敢于竞争,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在同济和华中大这块肥沃的土壤上,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中成长出若干医学大家,以更多的优秀科技成果,更好的科技服务回报社会,以告慰裘老的在天之灵!”
“裘法祖精神是同济医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永远的财富,裘老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李培根院士最后无比深情地说。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评论|论坛|博客|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