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尹协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6-17 7:33:13
口述科大:用自制小火箭人工消雹
 
1958年,当我接到中国科技大学入学通知书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50年来,我与母校一道成长,从学生变成教师,在此度过了50年。作为一所学校,50年还很年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嘛。而我却已从一个十几岁青年不知不觉地“老之已至”。
 
在这里我仅回忆一次难忘的经历。那是1959年暑期,也就是我大二那一年,我和徐庆祥、韩文成、韩金虎、宋天顺等几人随同大气所几位老师去兰州郊外用自制小火箭进行人工消雹试验的事。
 
在此前的一年中,近代力学系的10多位同学成立了研制小火箭的课外活动小组。当时我们刚刚入学不久,不用说没有关于火箭的专业知识,就连数理化的基础课也还没有上完。凭的仅是两本在市面上买的科普型的小书,一本是苏联的《火箭技术概论》,另一本是日本关于探空火箭制作方面的书。但是同学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勇于实践,不怕失败,屡败屡战,最后终于试飞成功。
 
关于小火箭小组的兴衰史,蔡有智(小组组织者和领头人)和朱滨(小组的骨干)会有翔实的回忆,其中也有不少趣闻轶事。例如,一次试飞以后小火箭落在了校西门外的一间民房上,把屋顶撞了一个大窟窿,好在火箭的尾翼卡住了没有掉入屋内伤人,否则会酿成大祸。后来是周飞彪和我去替人家补屋顶。从此以后学校再不允许在校外附近做试验。
 
借此机会我想写几句话纪念已故去的刘国义同学,他入校前已是六级车工,技术精,悟性高,是火箭的灵魂和心脏部件——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的主要技术骨干,并且还培养了几名同学学会车工。小火箭研制成功,他功不可没。
 
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小火箭已基本成功,我们就想为它找出路、找应用,几经讨论,定位为人工降雨、消雹小火箭。于是才有了上述和大气所合作的兰州之行。那学期期末考试刚结束,我们立刻投入紧张的准备,加班加点赶做了100支小火箭。然后兵分两路,大部人马由蔡有智带队,在八达岭长城脚下摆战场,继续小火箭的试验。
 
我们的小分队由大气所巢纪平老师带队乘火车直奔兰州。在兰州分院住了两宿,作些上山的必要准备。我们把帐蓬、小火箭弹体、发射架和自己随身带的行李等搬上了一辆大气所专门用于野外作业的苏制越野大卡车上,就出发了。目的地是兰州附近的一座海拔3000多米高的山,名字可能叫马安(音)山。路很不好走,汽车一路颠颠簸簸,傍晚在一座破旧的山神庙住了一晚。在地上垫些稻草,把帐蓬打开就当被盖,大家挤在一起和衣而卧,说说笑笑,很有意思,这比林冲“风雪山神庙”的情景要浪漫得多。
 
次日,汽车不能再往上开了,我们每人背上行李和器材途步登山。这里海拔已经很高了,开始时不觉得怎样,越往上越是气喘吁吁,半路上有山上的同志来接应我们,减轻了我们不少负担,等到了目的地已是中午了。那里原是一个高山军用养马场,后来废弃了,有一座破旧的马厩和几间小屋。大气所在那里设了一个气象观测站,每天都要放探空气球。我们是住在搭起的帐蓬里,每人还发了一件棉大衣。
 
时值夏天,这里却如民谚所说:“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兰州一带盛产水果,宋天顺是甘肃本地人,沿途在车上他指给我们看农家栽的果树,苹果、柿子什么的,这里还盛产有名的白兰瓜,我是第一次吃到。更让我惊奇的是大片大片地种着蒜苗,远看我还以为是麦田。在山上的那几天里,经常吃的菜就是一大脸盆蒜苗。
 
这里有一大片高山牧场,军马没有了,但仍有老乡的马在这里放牧。早晨起来,但见山腰间一片云海,波涛翻腾,很美。山上天气变化大,是冰雹的多发区,所以选择这里做消雹试验。每天我们将事先装入发射药的燃烧室拧紧喷管,装入弹体内固定好,再在弹头内装入碘化银或氯化钠。碘化银做催化剂最好,但价格贵,后来就改用便宜的氯化钠。最后装上发射架和弹头后引爆导火索。
 
每天我们背上发射架和小火箭,爬到住地对面的一个山头上,就是设定的发射地。试验时在发射架附近挖了一个掩体,为点火的人躲避用,远处再设一个观察站。点火用的是导火索,不是电点火,山上风大、雾气重,火柴不易划着,我们最担心的是中途导火索熄灭或者燃烧室破裂,这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我们要连续发射几支火箭,中途只要一支出了问题就影响发射和试验效果。
 
大气所的老师们主要采集雨滴样本,分析试验效果。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发射成功。根椐气象情况,有经验的气象人员和当地老农能看出什么情形要下冰雹,有时上午去做一次试验,中午回来吃午饭。有时下午去做一次试验,黄昏回来。如此试验了好多次。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计划。我记得事后巢纪平老师还给同学作过一次学术报告,谈到这次试验。
 
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这种做法是有争议的。不过,这是在大跃进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是有失有得。前两年基础课特别重,而且都是大师级的老师授课,虽然没有缺课,考试成绩表面上也不错,但许多是囫囵吞枣,没有很好消化,这是失。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火箭小组又分内弹道、外弹道、战斗部等小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难道不是一次科学工程的最初实习吗?对我后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又是得。中科大近代力学系现在的学生三年级以后大多进入各实验室,这是绝对有好处的,这个优良传统应予保持和发扬。
 
(作者系中国科技大学58级学生)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