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黄建海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5-23 6:23:33
评论:不是孩子不喜欢科普 而是大人不给他们机会
 
编者按
 
韦钰等10位院士日前联名呼吁重视小学生科学教育。5月16日的周末评论刊发了深圳高级中学副研究馆员黄建海分析中学科学教育症结的文章,他认为,“严格来说,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阶段的教育,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指的是科学素养的教育。而科学素养包含在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门类之中”。本期,黄建海继续与读者分享他对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思考。
 
虽说现实社会中有相当多的孩子羡慕影星、歌星、球星之类的,但是你要问家长,十有八九还是希望孩子能有个正经八百的职业,当然能当上科学家最好。因为,不管怎么说,科学家仍然是最受人们敬仰的。
 
可问题是光有良好的愿望,没有具体的行动是成不了科学家的。要想成为科学家首先必须从培养科学兴趣入手,而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科普书籍或者参加科普活动。笔者在编写《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科学家》一书的过程中,特别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科学家在儿时的一个共同爱好就是喜欢科普。
 
比如,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蒂姆·汉特就认为科学素养的形成,小时候的科普教育非常有益。据说他小时候就是在科普气氛非常浓厚的牛津长大的,那儿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科普讲座,他总是第一个到场。汉特记得很清楚,在纪念达尔文进化论发表100周年时,讲座的内容深深打动了他,“这些讲座让我觉得生物体真是太奇妙了,便开始对生物学有了兴趣”。
 
意大利科学家博西尼利从10岁大小就开始阅读科普书籍,特别是在他读了阿西莫夫的《遗传密码》之后,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就是这本有意思的科普书改变了他的生活。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博西尼利得出的经验之谈就是,“科普书籍对年轻一代有多么重要”。
 
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吉尔曼的科普活动则主要得益于父亲的影响。据说,吉尔曼小时候就经常光顾父亲的实验室。父亲还特别喜欢带小吉尔曼参观天文博物馆。虽然后来吉尔曼的科学成就主要是在生理医学领域,但他科学兴趣的形成,的确与小时候参加这些科普活动有关。
 
科学史上类似的事例很多很多。尽管不是所有的科学家如此,但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或多或少受益于少年时期的科普教育。
 
一般来说,只要成人、学校、家庭或者社会不人为地伤害孩童的这份天真,他们与生俱来的这些与科学有缘的天赋就不会消失。相反,如果能得到正确的科学教育的引导,就一定能发展成标准的科学素养,就像吉尔曼父亲所做的那样。科学史上像吉尔曼一样幸运的科学孩童有的是。要么是有良好的家庭科普教育氛围,要么是遇上善于科学启蒙的好老师。
 
联想到眼下青少年科普现状,实在不能令人满意。这一方面是应试教育给害的,二是家长给逼的,三是社会也没有给孩子创造好的科普环境。但不能因为应试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不理想,就否认孩子喜欢科普的天性。需要澄清的是:不是孩子不喜欢科普而是家长不给他们机会。
 
《文汇报》2008年4月7日登载的《孩子开始仰望星空》一文,作者倪先生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他的一对朋友夫妇,就像很多中国家长一样,成天只知道抓孩子的学习,全然不顾孩子有无别的兴趣爱好,于是有一段时间关系处得很紧张。
 
这天,他登门拜访,刚赶上朋友跟儿子在争执。听上去各自的火药味都很浓,只听儿子冲着父亲怒吼道:“那你要看什么?”朋友一时语噎,一副气急败坏的表情。这时倪先生想起自己刚看过的一部科普电影《宇宙大碰撞》,觉得孩子应当喜欢,于是就建议小家伙可以去看,算是打了个圆场。
 
这事很快也就过去了,一年以后,倪先生再次见到小男孩时,发现完全变了个人似的。原来,自从看了那部电影后,小男孩就喜欢上了科普,还买来了弗拉马利翁的《大众天文学》以及卞毓麟的《追星》来读。朋友也在电话里打听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望远镜。看样子这一切都是那场科普电影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见科普对少年的诱惑有多强。
 
看到伯伯的到来,小男孩主动汇报说,自己打算选一颗星星作为天文观测的目标,末了还略带遗憾地说:“我要是早几年知道这些就好了。伯伯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呀!”
 
可见,不是孩子不喜欢科普,而是家长不给他们机会。喜欢科普是孩子的禀赋,应该还孩子以科普的权利。
 
(作者为深圳高级中学副研究馆员)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