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珩 刘嘉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8-4-28 11:32:48
中青报:要重塑大学精神,正本清源是系统工程

 
2006年3月6日,上海,一个小孩站在蔡元培的雕塑前。(沈井韦摄)
 
“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近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祥龙的一句话引发热议。北大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是“中华文明古代教育的正脉嫡传”,应该立孔子像并重塑北大精神——张祥龙教授的观点引起舆论一片质疑:无孔子之北大就无灵魂吗?大学的精神是什么?
 
近日,张祥龙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他曾多次建议立孔子像,但马上就有人提出要“谨慎”,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本来以为立孔子像是件好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或明或暗的反对声音?”他多少有些不解。
 
在北大立孔子像能否达到重塑大学精神的目的?上周,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和新浪网教育考试频道联合开展一项调查(1682人参加),结果显示,41.0%的人认为通过立孔子像的方法可以达到重塑大学精神的目的,36.8%的人对此表示否定,22.2%的人表示“不好说”。
 
众人眼中的大学精神
 
“文化、历史传统、自由的学术环境都是必须的,创新、批判精神也很重要。科大的学生学习都特别勤奋,这也算是一种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舒杨说。
 
“大学精神是一种氛围吧,比如在广院里就能感觉到它的活力、年轻,大家总是热衷于参加学校活动,常常能见到拿摄像机拍片的人,这在别的大学肯定是看不到的。”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张亮说。
 
“外交学院的校训里就有一句‘站稳立场、掌握政策’。外交学院主要培养祖国的外交官,而外交官神圣的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利益。”外交学院赵怀普教授说。
 
公众眼中的大学精神是什么?中国青年报在问卷中提供了若干所大学的校训,公众可以做多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62.6%的人认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选择“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占59.5%,接下来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49.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49.1%),“实事求是,敢为人先”(46.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42.9%)。
 
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在北大11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接受了中国青年报采访,他强调今天的大学特别需要“沉静”、“清洁”和“定力”这三种精神力量。“当整个社会陷于喧闹,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就应该沉静;当整个社会空气被腐败所污染,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就应该清洁;当整个社会陷于浮躁,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就应该有定力。”
 
“现实的大学情况却是:社会喧闹,大学更喧闹;社会腐败,大学更不清洁;社会浮躁,大学更无定力。今天大学教育已经被实用主义所裹胁,其背后又隐含着虚无主义——除了时尚和利益,一切都不可信,不足靠,都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口号下放弃、抛弃。这正是腐蚀着中国社会风气和高等教育的两大思潮。其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和恶果,就是知识的实用化——拒绝一切和实用无关的知识,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与坚守。这是一种大学本性的丧失,大学教育的堕落。”钱先生说。
 
他在为自己主编的《寻找北大》一书写的序中,更是直言“北大失精神”。他指出,这是北大之痛,更是中国之痛,也是我们每一个北大人、中国人之痛。
 
“大学不能成为岗前培训机构”
 
“立孔子像其实是件小事,重要的是其背后所体现的学校办学理念和大学灵魂之所在。”张祥龙教授说,“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考虑的大多是就业出国这种更实际的问题,缺少一种深沉的文化承担和高远的人生思考,大学不能成为培养职业技术的机构。”
 
“大学应实施通识教育,而不应涉足职业教育。”这句现代教育之父洪堡的名言,如今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大学生们也不再自诩为精英。2006年,教育部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现在的大学和我想象的太不一样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的学生小赵并不讳言自己的心情。小赵表示,自己对大学一直充满向往,觉得大学就像“象牙塔”一样简单、安静。但是,“同学中大一就有出去做兼职的,做兼职“翘课”都是常事了。大家从刚开学时就在考虑毕业后就业的事,总是忙忙碌碌的,好像能多认识人、拉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我十分怀念当年我上大学时的校园环境。”外交学院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孙京丽说,当时的大学真是一片净土。同学之间彼此关心,就像亲姐妹一样。但是现在呢?人和人的关系有时候都有些不正常了。现在大学里,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都把就业当做是“第一要务”。各个学校在不自觉地互相攀比,因为有了好的就业率就能让招生工作更顺利。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已经不是良性、正常的了。本来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但是在竞争一个岗位的时候,勾心斗角,甚至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最终反目成仇的情况都有。
 
调查显示,只有36.7%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大学还保留着大学精神。31.7%的人认为现在的大学已经没有大学精神,29.3%的人选择不好说。还有2.3%的人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培训机构,不需要有精神”。
 
“很多时候,看着周围的同学每天都在疲于为未来考这个考那个的时候,心里很难过,这么好的校园,为什么很少有人懂它呢?”一位北京大学研究生这样留言。
 
一些学生开始舍弃内地大学转投香港甚至国外的大学。从香港各大学开始招收内地考生起,就不断有媒体报道某“高考状元”舍弃内地大学而选择了某香港大学。旅美学者薛涌率先惊呼:“北大、清华当一流名校的日子屈指可数。”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就曾经不止一次地说:“中国现在的许多高校惟利是图,就是向钱看,看经费。真的研究成果从来不在乎。”
 
曾作为美国芝加哥某大学交换生的小波,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大四学生,谈及在美国一年的交换经历,他依然兴致昂然。“美国的大学和中国大学不太相同,老师考查成绩不要求出勤率,大部分的作业都是课后完成,很多知识是通过自己阅读资料了解的。专业之间也没有具体的界限,学校的课堂对所有人开放,不像国内一些大学不让旁听生听课,到大三大四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大家也不热衷设定什么年薪多少的目标,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只要适合自己就行。自由、不功利的校园氛围,这点让我印象深刻。”
 
“必须恢复大学的本来面目”
 
有评论把张祥龙教授立孔子像的建议称作“望梅止渴”——塑孔子像容易,重塑大学精神难。要重塑大学精神,正本清源是一件系统工程。
 
大学精神如何培养?调查显示,71.3%的人认为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人格;64.9%的人认为需要全社会尊重知识和创造性,别一味推崇财富、权势;55.3%的人认为要提高师资水平,规范教师队伍,保证教师质量。接下来还有“除了学问,大学教师要有更高的人格追求和道德自律”(53.5%);“管理机构更加开明,让大学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51.3%);“使更多有水平的教授参与治校”(37.6%)。
 
“必须恢复大学的本来面目!”外交学院老师孙京丽说,一方面现在教育部门应该重塑教育导向,另一方面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为什么那么多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那里不是没有竞争,但这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开展的竞争,是良性的。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上大学是为了学习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来做上岗培训的。”
 
“完整的大学精神应当有宽容多元的胸怀,让大学成为东西方各种文化并存的场所。”张祥龙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在体制上要给予学术自由更大的空间,使得主流、非主流文化都有自己的学术土壤,学生应当有不脱离自己历史文化的信仰,只有“能力培养”、甚至只有“美育”,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大学教育。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