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教学
“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是不中也不西,不仅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就连硕士、博士的失业率也在逐年攀升,中医药高等教育应该加快改革。”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市华侨医院院长朱世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当前我国中医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调研,朱世增发现,我国某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培养计划中,中医专业的课时仅占33.86%,西医课时则占39.38%,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占26.76%。“中医院校学习中医的氛围不浓,甚至中医院校的学生不相信中医。”他认为,中医学院需要合理设置中医、西医教学课时比率,加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教学力度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尉中民也表示:“现在的中医院校将中医、中药、针灸等设为相对独立的专业系部,导致学生知识结构残缺不全,不会针灸、按摩等非药物疗法,不会辨识中药材、饮片,不会辨证遣方用药。”
尉中民认为:“目前,中医学院的课程设置过多,主次不够分明,我们学校的学生周六和周日还要上课,很辛苦。可毕竟时间是有限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建议组织专家对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论证,看到底该加强哪些教育科目的设置,主修课与选修课如何按比例设置。很多中医院校不重视中医经典课程,甚至列为选修课。”尉中民建议,加大中医药教育投资,加强中医院校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训练,并加强院校的“治未病”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开展养生保健等科目。
朱世增说:“中医专业本科生应从文科生中招收。”高中阶段文科生的教育侧重于传统文化,理科生则侧重于数理化,而学习中医所需的宏观、抽象思维与理科生擅长的逻辑化、概念化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这正是文科生的优势。因此,中医院校从文科生中招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文化根基。
朱世增强调,中医专业本科应开设古代汉语课。从《黄帝内经》问世到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出现,其间浩如烟海的中医著作绝大部分是用文言文写成,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开设古代汉语课程将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医论著,而古人所说的“秀才学医,笼里捉鸡”也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