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晨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3-12 6:5:59
专家学者:气候变化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新威胁
 
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变化正在威胁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而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日前,在由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欧盟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上,演讲者和听众就上述观点达成了一致。
 
过去50 年间,人类改变生态系统的速度和广度超过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而物种灭绝速度是地球史上典型的背景速度的1000 倍。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水土污染和退化、水资源过度利用、生境变化、过度开发、引入外来入侵物种和气候变化等。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施加了额外的压力。陆地和海洋的表面温度升高,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这些变化尤其是区域变暖已经影响了动植物的繁殖、动物的迁移、生长季节的长度、物种分布、种群大小和病虫害暴发的频率。
 
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气候变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同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自然栖息地的退化也引起气候变化。珊瑚礁消失和原始森林及红树林遭到破坏将加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及其影响。维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使生态系统在气候发生变化时具有弹性。森林和泥潭地是二氧化碳的重要储存地。完好无损的红树林在海平面上升时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多样化的作物和牲畜是应对季节规律变化的重要资源。
 
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先生说,当今气候变化的速度前所未有。人们逐渐意识到这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估测,如果气温上升1.5~2.5摄氏度,20%~3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命运。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约0.6摄氏度。而根据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的地面平均气温在过去的50年间上升了1.1摄氏度,平均每10年上升0.22摄氏度,远远高于全球气温上升速度。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在会上指出,做好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既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物种红皮书》,中国符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确定的濒危等级物种比例分别为:无脊椎动物34.74%,脊椎动物35.92%,裸子植物69.91%,被子植物86.63%,大大超过了早期估计的2%~30%的比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