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刘嘉麒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3-12-12 10:10:52
刘东生:执著专注 合作为上

刘东生院士在“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学术讨论会”上。(来源:中科院网站)

 
刘东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学家和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提出关于黄土——古土壤序列260万年来古气候多旋回学说。开辟了地球上大陆与海洋沉积环境的对比,为全球变化提供了依据。20世纪60年代末开创了我国环境地质研究,推动医学与地质学之间的互相渗透。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黄土堆积》、《黄土与环境》、《环境地质学的出现》等。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荣获2002年泰勒环境成就奖。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刘东生从未间断对黄土的研究,大体经历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性升华三个阶段。早期,他通过对黄土高原的实地考察,查明了黄土时空分布,划分了黄土类型和黄土地层,提出了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等新概念,把不同地区分布的黄土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开展黄土研究奠定了基础。进而分析了黄土和古土壤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确立了黄土风成理论,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分布状况可以追溯季风的轨迹,从而发展了东亚季风学说。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交流的增多,黄土研究已经远远超出黄土本身的意义,它与环境和全球变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刘东生先生在他的《黄土与环境》等一系列著作中,详细论证了黄土——古土壤多旋回性是气候干冷——暖湿周期变化的表征,这种周期变化印证了米兰科维奇提出的气候变化的地球轨道周期学说,也使从研究深海沉积物和极地冰芯得到的科学认识在陆地沉积物中找到了依据,从而,黄土,特别是中国广泛分布的厚层黄土成为与深海沉积物和极地冰芯并驾齐驱的研究全球变化的三部自然档案。这部自然档案连续记录了自然环境演变历史和人类活动的印记。但如何解译黄土中所包藏的环境信息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科学问题。刘东生和他的同事一道,通过研究黄土古土壤的沉积特征、磁性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生物化石特征和测量其中的同位素和宇宙成因核素等途径,建立了气候环境演化的时间序列和转换函数,利用转换函数,恢复某一时段、某一地区的气候环境,可以重建气候环境演变历史和演变规律,为认识现代气候环境,预测未来演变趋势找到科学依据。这种认识上的飞跃,对全球变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黄土变成为解释环境演变的一本天书,构成内容丰富的黄土学,从荒山僻壤进入科学的殿堂,被国际同行誉为黄土学研究者的“麦加”,吸引着国际同行对中国黄土朝圣般的向往。
 
刘东生在科学上做出的杰出成就,除了他个人的努力,也与他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发挥团队精神分不开。早年,刘东生就高瞻远瞩地提出要立业先树人,抓队伍建设的目标。他创建了西安黄土研究室,培育了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现在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环境研究室就是一支由从中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国”兵团,是国内外同行中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生力军。这个研究集体有着广泛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能随时掌握国际学术动态,因而,他们的研究工作起点高、创意新,始终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做出国际一流的成绩。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的群体中,才有可能培养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而要形成一个好的群体,除了学术上的互惠以外,人格的魅力十分重要,越是强人集聚的地方越需要团结合作,否则,即使有梧桐树也引不来凤凰。在这方面,刘东生为大家做出了榜样,他礼贤纳士,使人愿意与他共事,愿意与他合作,这比多几篇文章更重要。正像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没有盛赞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辉煌成就,而是说她“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她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在今天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才能诚宝贵,精神价更高。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