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论 文 实名举报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包军:畜禽屠宰“安乐死”好处几多
 作者:包军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8-1-7 3:22:40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本期关注:人道屠宰与动物福利
 
日前,中国人道屠宰计划在河南启动。据介绍,作为这项计划的国内首个试点省份,今后,河南将在畜禽屠宰时实行“安乐死”。赶猪时,要拿塑料拍轻轻地拍猪屁股,哄着它往前走;在上“断头台”途中,还要看到自己的伙伴,这样才能让待宰的猪没有恐惧感……这些仅仅是人道屠宰规定的一小部分。
 
畜禽屠宰“安乐死”好处几多?

 
包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猪、鸡的动物福利研究
 
最近,国内媒体报道说,河南将成为国内首个人道屠宰试点省份,并就如何“人道”的方案作了比较具体的说明。这条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对我国推行人道屠宰,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同意见。
 
那么,到底是否有必要在我国大力推行人道屠宰?
 
我们先来搞清楚人道屠宰的内涵和本义。应该指出的是,“人道屠宰”不是学名,而是俗语,因为现代文字学中尚未出现“畜道”,故借用表达。
 
“人道屠宰”是外来名词,英文的表述是“humanely slaughter”。在这里,所谓“人道”的本意其实是指“无痛苦”,人道屠宰其实就意味着无痛苦屠宰。该词的使用是借用了人类医学中的“麻醉”,即手术中的无痛苦,以及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安乐死”,即死亡过程的无痛苦。
 
人道屠宰源于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新学科,是通过动物生理学、动物医学、动物行为学、动物生产学等研究,来寻找动物处于应激、疾病、行为异常、心理紧张及身体损伤等各种与痛苦有关的状态的科学证据,从而证实动物具有感受痛苦的能力,并验证各种存在的痛苦源。动物福利不同于动物权益,它不反对动物利用,但反对任何形式的导致动物痛苦的行为和做法,包括态度。
 
从表面上看,动物福利似乎对于人类没有一点好处,完全是从动物角度出发。其实不然,动物福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福利总体水平上升的象征,是人类社会进步追求的目标之一。为什么动物福利的出现不过百年?那是因为之前人类社会的福祉水平还缺乏培育动物福利的土壤。甘地说过一句名言:“看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就看这个国家的臣民对待动物的态度。”一个善待动物的人,不会残虐其同类。也就是说,人的情感与道德标准有关,冷酷与残忍伴随,无情与杀戮并存。由此可见,人道屠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不仅要提倡,而且要大力提倡。不仅如此,全社会还应该形成对一切残虐动物的现象人人声讨的氛围。
 
从食品安全角度看,人道屠宰也的确能够保证消费者吃“好肉”。
 
一切动物,包括家畜都是害怕人类的,都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怕人”的基因。虽然我们看到家畜似乎从未怕过饲养员,其实那是朝夕相处相互适应的结果;一旦生人出现,家畜群体会立刻因恐惧而骚动不安。骚动不安就是应激,应激就要引发不良生理反应,如肾上腺素的过量分泌。
 
严重的应激会引发猝死。屠宰前的运输过程及屠宰前过程对家畜来讲就是强应激。首先是环境巨变:固定圈栏变成了运动圈栏,安静的生活环境变成了喧闹的运输环境,互不相识的个体散布周围等等。多种应激源同时作用于运输中的家畜,使家畜经历急性应激过程,即强生理反应过程。如果运输过程时间长,无食无水,还会进一步恶化应激。
 
大量科学数据表明,家畜运输过程导致的皮下淤血、争斗咬伤、肢体损伤及猝死现象极为常见。特别是,应激过后进行屠宰,会发现许多白肌肉和又黑又干的肉质出现,这是家畜屠宰前经历严重应激所导致的结果。这类肉质在商品分类中属于劣质肉。即使屠宰前应激水平没有达到形成上述劣质肉的程度,但不同程度应激的肉质是无法与无痛苦屠宰的肉质相提并论的,因为有些应激代谢产物用目测是难以监测到的。可见,无痛苦屠宰有助于人们吃上好肉。
 
而家畜养殖、屠宰实现规模化以后,实行无痛苦屠宰并不会比传统屠宰的成本上升很多。
 
这里还要提及一下传统的错误观念——关于鲜肉的认识。人们一贯认为传统的“人工捆绑、快刀放血”式的杀猪吃肉是最好的。其实,鲜肉同肉质好坏并无关系,不是科学表述,是人们的一般认识,以为刚刚杀过的猪一定是既鲜又好吃。试想,传统的杀猪过程不是一刀毙命,而是伴随极度的恐惧和疼痛,这时肌肉组织中会有多少因应激而产生的代谢物质?这么多的代谢物质虽然与口感风味毫无关系,但对健康只有负面影响,没有积极作用。道理不言自明。
 
还须指出的是,人道屠宰不是一个简单口号,更不是死亡过程无痛苦就完了。做不好,就跟平常媒体说“‘有机食品’不有机”一样,最后导致人道屠宰实际不人道。实现人道屠宰的关键,在于有效实施包括运输前在内的全程全方位的无应激规程。规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技术层面的规程和法律方面的保证。在我国,技术层面的规程不难制定,难就难在法规的出台。因为有关动物福利的立法问题在我国还是一个敏感问题,这与民众的觉悟程度有关(认为不急需),也与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关(认为不重要)。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目前,动物福利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声望。在国外,我不止一次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被问到我们国家的动物虐待问题(如熊活体取胆汁)及家畜的饲养方式问题(包括屠宰),在民族自尊心方面经历了一次次尴尬。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江苏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患者无家禽接触史
扬州大学成功研制精原干细胞介导法 可广...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家畜家禽面临多样性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亟需建立国家或地区性家...
美科学家开发出家禽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油装置
德国首次在农家家禽身上发现H5N1型禽...
PNAS:南美洲家禽起源之争尘埃落定
预防禽流感须广泛检测家禽
中山大学博士称遭导师虐待 校方介入调查
2008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计划及申请条...
“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遭质疑 北大...
评论:校长追签字被罢免 领导的心思你别...
科技部通报2006年度国家科技计划和专...
1月3日《自然》杂志精选
沈阳工业大学一大四学生在寝室刀杀两室友...
美国会批准2008年度科学预算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