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计红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4 3:5:12
卫星通信:中国如何抓机遇

 
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了这样一则通知: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卫星应用的迫切需求,国家发改委决定于2008至2009年组织实施卫星应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对郝为民来说,这样的消息是他衷心希望听到的。作为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原邮电部电信总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原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亲眼见证了卫星通信在我国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他认为,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的卫星通信正处在难得的机遇期,该时期可能只有两三年时间。因此,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是我国卫星通信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准确定位
 
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我国首次使用卫星通信开始,卫星应用已经在通信广播、遥感和导航等三大领域“落地开花”,而卫星通信毫无疑问是其中的“先驱者”。
 
郝为民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与我国邮电通信的飞速发展相比,我国卫星通信可谓步履蹒跚。其表现一是发展速度落后于其他通信手段,二是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百姓的需求。
 
据有关专家透露,我国卫星通信仅在应急通信产品方面的市场需求就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可带动电子制造、汽车改装、通信系统集成等相关产业5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再加上在卫星电视、卫星电话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卫星通信市场的发展潜力惊人。然而,就目前来看,实际情况却不如人意。在美国,卫星通信已占社会全部电信收入的7%,而我国只有万分之7。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卫星通信如果要想在中国顺利发展,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据记者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卫星通信获得了较快速的成长。但是,由于光通信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卫星通信技术在电信传输的质量、容量和单位成本上都处于劣势,卫星通信在传输网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下降。
 
有专家认为,造成卫星通信应用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卫星通信应用的发展策略存在不当之处,将卫星通信定位为公用传输网,没有及时研究卫星通信应用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使其与地面光传输网形成了同质竞争。而竞争中恰恰是用了卫星通信的短处与光通信的长处比,所以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卫星通信迅速衰落。
 
“如果将卫星通信作为陆地通信的一种补充和延伸,那么它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空间。”张乃通说。
 
他告诉记者,现在卫星通信与陆地通信日趋融合,相互补充,在竞争与合作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卫星通信将在补充与延伸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在有通信需求但无地面通信设施,或者在建设地面设施不经济的地区,卫星通信(包括固定和移动)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卫星宽带业务、卫星高清晰电视直播、数字影院/电子影院业务将成为卫星通信发展的新商机。而且,VSAT(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终端)及其增值业务在企业、教育、卫生和金融行业不断渗透,成本不断下降,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激活市场
 
2007年11月,国防科工委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了《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卫星应用产业正在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应推进卫星通信广播产业集约化发展。
 
郝为民告诉记者,这一文件对我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卫星通信广播产业的集约化发展被视为提高卫星应用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
 
郝为民对“集约化”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卫星通信应用的发展仅靠技术驱动是不够的,必须靠市场驱动,而市场就意味着竞争。
 
与张乃通一样,他也认为,卫星通信的竞争力就在于和其他通信技术的差异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特点。因此,对卫星通信而言,在业务上,集约化意味着基于其独特技术优势的多种业务的综合发展;在资源上,则意味着要“建立完整的卫星运营服务、地面设备与用户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及信息综合服务产业链”。
 
郝为民认为,目前对我国卫星通信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激活产业链的中下游,即卫星通信运营企业,地面设备与用户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和综合服务等环节。虽然《意见》中指出,要“发挥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作为国家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发展卫星通信广播综合业务,扶持发展灾害应急通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公益性卫星通信事业”,但是其市场开发和应用推广还需要国家从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和培育。
 
据记者了解,这几年卫星地面站的建设费用下降了不少,但卫星带宽使用费一直保持在4万美元/兆,卫星网络运营商的经营状况都不太好。卫星转发器使用成本过高,已成了制约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果能够降低一半,卫星通信的市场应用将大为改观。
 
此外,从全球情况看,6个最大的西方卫星运营商大约控制着全球卫星运营50%以上的份额。从VSAT及宽带卫星业务经营来看,在美国,较大规模的VSAT网络用户均达5万~6万户,而我国有三四十家VSAT运营商,很多网络规模在3000户以下,甚至只有数百户。因此,加速我国卫星通信企业的规模实力,才能适应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
 
据悉,我国的卫星通信企业也在资源整合上作出了自己的尝试。2007年12月25日,中国境内卫星运营业重组完成,卫星通信广播电视运营“国家队”——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正式面向公众服务。
 
按照国资委批准的重组方案,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整合了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公司旗下所有与卫星相关的资产、业务和团队,成为我国境内唯一的卫星运营公司。此举就是为了实现卫星的规模化经营,拉近我国卫星运营业与国际一流卫星公司的距离。
 
雪中送炭
 
“与热闹非凡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市场相比,卫星通信可谓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钟义信如此描述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现状。他认为,这与国家政策对卫星通信产业的倾斜程度不无关系。我国的卫星通信行业现在亟须“雪中送炭”。
 
据钟义信介绍,长期以来,由于地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网络和移动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成本降低、资费下降,国内卫星通信业务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地面通信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与此同时,与已经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产业相比,还处于培育期的卫星通信就成了被冷落的一隅。钟义信告诉记者,就卫星通信技术而言,我国一直处于“跟随”状态,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也很少,因为很难获得国家经费上的支持。
 
郝为民也对记者表示,由于卫星通信地面设备与用户终端制造厂商目前都只有很小的用户规模,因此很难产生规模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很需要国家在其发展初期给予成本上的补贴,在税收上加以优惠。另外,在拓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市场时,运营商也迫切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从郝为民处记者了解到,新一代农村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日前在全国31个试点村获得成功,边远山区的村民可以通过该系统收看50套左右的电视节目。信息产业部领导对此作了充分肯定,认为其起到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惠及广大群众的作用,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信息产业部产品司司长肖华介绍说,该系统无公摊电费,维护简单;除安装和施工费用外,每户的系统建设成本不超过400元。
 
据介绍,印度在这方面的经验也很值得借鉴。因为有政府补贴,印度卫星通信使用率很高。
 
“我国的卫星通信正处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上。”郝为民告诉记者。在卫星通信方面,中国已经错失了很多机遇。这次如果能够抓住机遇,我国卫星通信产业的新局面就会指日可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