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论 文 实名举报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张国清:今天的教授是否缺了点什么
 作者:张国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1 2:9:51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近日,互联网站天涯社区和《北京青年报》分别披露了中山大学艾云灿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与其所教授学生发生矛盾甚至肢体对抗的新闻。从报道来看,艾教授和杨教授都是“知名”学者,一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另一位是著作等身的经济学家。从学术上讲,两人可以说“功成名就”。但是,令人痛惜的事件恰恰发生在艾教授和杨教授这样的学术精英身上。追究这些事件的直接原因,就事论事,说清谁对谁错,并不困难。但我不赞成只从事件经过上来评判是非,不赞成以道德审判者身份来评价这两件事。在我看来,这主要是学校教学管理问题,是在教学管理上出了问题,是对教授和学生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尤其是对教授教学管理上出了问题。
 
首先,成功的科学家和学者不一定是成功的教授。学术上的功成名就,不等于教学上也能功成名就。教授和学者(科学家、经济学家……)的关系,毕竟不是一种等同关系,而是一种交叉重叠关系。与之相应,作为学者的日常生活语言和作为教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要有所区分的。作为科学家、作为学者,你可以率真、可以直截了当,心里想什么就可以说什么;但是作为教授,在教室里、在实验室里,却不能如此,因为你的身份首先是老师。两位教授犯了同一个错误,把“教授”和“学者”的交叉重叠关系搞成了相等关系。实际上,从他们在教室和实验室里经常使用的日常用语中,更从他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日常行为表现中,两位教授在“教授”这一职业上离“功成名就”还差得远。
 
其次,这两件事暴露出来的,是教授从业者素质问题。教室和实验室不是私人场所,而是典型的公共场所,是学术场所,是教学和科研活动得以开展的主要空间。在这里,是要严格限制和禁止各种不良言论和行为的,不仅对学生是如此,对教授也是一样的。教授在这些公共场所如果说有与教书育人的目标相背离的言论和行为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果他公开贬低学生人格,以对学生进行精神折磨为手段来从事教学,情形就更为恶劣。如果教授强制学生购买参考书或教材,把引诱、威逼甚至威胁学生作为“教学”大棒,而不是以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赢得学生的尊敬,这是教员失败的表现。
 
第三,这两件事暴露出来的,是教授从业者的职业资格问题,是作为一种专门职业从业人员的素养问题。只重视对教授的学术能力考核,却忽视对教授的职业技能亦即教学技能考核;只重视教授的学术能力,而忽视其教学技能,是目前高校存在的一大通病。教授是一种职业,对这个职业的学术要求只是一种基本要求,但不是全部。在学术上有造诣,但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尤其在与学生互动上存在不足的“教授”,还算不上真正的教授。
 
第四,有美国学者近年提出了用来概括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教育家等主要从事科技创新和艺术创作的特定社会群体的一个新词“创造性阶级”。“创造性阶级”成员有3个共同的人格特点,“天赋、技术和宽容”。天赋和技术对科学家和学者的重要性,也许已有广泛的社会认同,但是我们可能忽视了宽容对科学家和学者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教授的重要性。教授是“创造性阶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学者也许只要有天赋和技能就够了,但合格的教授必须同时具备天赋、技能、宽容3项人格品格。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宽容的事业。如果教授不懂得如何关心学生、爱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教授拥有的天赋和技能对学生的帮助就会大打折扣。
 
总之,天赋、技能和宽容是学者和教授缺一不可的3项职业品格。宽容更是教授的安身立命之本。教授如果缺乏宽容和爱,那还能是教授吗?
 
(作者为浙江大学教授)
 
更多阅读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王长乐:教授治校是理念而非管理技术
教授治校理性观
今天的教授是否缺了点什么?
教授治校是理念而非管理技术
请问杨帆教授,没有师道哪来尊严
王晓渔:杨帆门是以暴制暴还是公民不服从
中国农大卖米教授何慧丽再回兰考挂职 跻...
90岁院士感动90后 北林大学子深切悼...
中山大学博士称遭导师虐待 校方介入调查
可爱又可敬的老头闵恩泽:爱好美食爱听流...
1月3日《自然》杂志精选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
中大博士诉导师虐待续:当事导师发公开信...
中山大学通报:导师承认粗暴向学生道歉
2008年第一份大学排行榜引入新指标影...
武书连版08中国大学排行揭幕 清华连续...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