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论 文 实名举报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光明日报:从国家科技奖看科技发展趋势
 作者:齐芳 田雅婷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08-1-10 16:23:30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1月8日,2007年国家科技奖励揭晓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空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在奖励数量上的不断增加,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一方面,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今年国家科技奖有四大亮点
 
由张钟华院士领衔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国家基准”获得了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张钟华解释说,“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是电学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质量单位千克三个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依据,对整个计量系统有着根本性的重要意义,关系着国家的技术主权。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牵头单位的项目组经过17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建成了我国自己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并成功研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器件“量子化霍尔电阻器件”,准确度比国外最好的同类装置还要高出10倍以上。
 
这只是获奖项目的一个代表。翻看获奖项目简介:“17年的科研探索”、“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际封锁”……这些词汇让短短几页获奖项目介绍重逾千斤。透过这些获奖项目,我们看到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的亮点。
 
亮点一:原创性成果多,建立了标准。2007年度反映原始创新能力和成果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数量有了进一步提高,达到90项。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传宏说:“在国家科技工作中实施人才战略、标准战略、专利战略后,近年来获得专利的获奖成果数量在不断增长。一批成果建立了国内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这在过去是比较少见的。”
 
亮点二: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申报项目增加。陈传宏表示,过去获奖单位多是大学或科研机构,而现在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中,57%的项目有企业参与,其中39%是由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完成和申报的。
 
亮点三:中青年获奖比例高。据统计,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获奖人员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61%。青年人才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亮点四:解决民生问题获奖项目增多。很多获奖成果关注解决民生问题,并且直接作用于国民经济发展。陈传宏举例说,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高产稳产广适紧凑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个品种自2004年推广以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这一成果不仅阻止了跨国公司对我国玉米种业的冲击,也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最佳诠释
 
工业、农业,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环境、水利、信息……获奖项目百花齐放,不仅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布局,而且是我国科学发展成果和技术创新成就的最佳诠释。
 
——原始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从获奖项目上分析,反映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主要由大学、科研院所完成;体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项目则多以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分别完成或者合作完成。从获奖项目的经费投入看,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研发投入主要由国家科技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分别为60.7%和64%。而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技进步奖项目,其经费来源多元化,研发经费来自企业投入的项目数量在不断增加,占获奖项目的69.3%。说明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逐步形成。
 
——科技在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转基因植物产品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等一批关注民生的科技成果获奖,体现了党中央提出要把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十三亿人民,也是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国在民生科技方面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显著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科技在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人才回流明显,科技发展带来凝聚力的增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已进入“黄金时期”,海外学子纷纷回到国内效力。在2007年获奖项目中,第一完成人中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项目共90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33%,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中61.5%,国家技术发明奖第一完成人中46.2%,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25.5%有海外留学经历。这些数据一方面反映我国人才战略成效显著,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国家科技奖励在发现、凝聚和培养尖子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奖励指标引导科研方向
 
每年的国家科技奖励不仅是对成绩的认可,更是一种政策导向,引导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陈传宏表示,在推荐和评审中,通过调整推荐指标和奖励指标等措施,增加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数量,加强对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法等原始性创新的奖励,推动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国家科技奖励的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这些细微的调整,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深意。陈传宏举例说,近年来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科技奖励部门就有意识地在推荐、评审中,通过调整奖励指标加强对各类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注重对社会、资源、环境类项目技术的奖励。“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等一批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得到奖励。
 
2007年的国家科技奖励有这样几个侧重:突出对尖子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的奖励;促进了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专利、标准战略的实施;坚持对西部地区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激励导向;继续把对工人农民科技创新的激励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对科普工作的奖励;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学术风气是近年来国家科技奖励的风向标之一。陈传宏介绍说,今年特别加强了对项目完成人的实质性贡献的评价。推荐时,要求写明获奖候选人参加项目研发的工作量,明确获奖候选人对科学发现点、技术发明点以及技术创新点的具体贡献,并需提供知识产权、发表论文等能够证明学术贡献的旁证材料;评审中,要求项目主要完成人到会答辩,并专门介绍项目所有获奖候选人的贡献,以便评委在评审过程中对完成人贡献进行评价、把关。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对项目没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员搭车现象,进一步杜绝了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使真正在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研发人员得到肯定和激励。
 
2007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已落下帷幕,更大的科学进步、技术创新的步伐将要迈出。正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征镒所说:“大家仍需敬业乐群、深刻钻研!”明年,我们期待再相会!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彼得·格鲁斯
尼·列·多布列佐夫
刘锦川
李向阳
国际水稻研究所
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征镒...
两工人一农民喜摘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叶笃正:耄耋之年仍“笑揽风云动”
中山大学博士称遭导师虐待 校方介入调查
“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遭质疑 北大...
2008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计划及申请条...
评论:校长追签字被罢免 领导的心思你别...
科技部通报2006年度国家科技计划和专...
1月3日《自然》杂志精选
可爱又可敬的老头闵恩泽:爱好美食爱听流...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