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研究院所和大学的研发成果难以转化,甚至根本无从成为产品的问题,无论是科技界自身,还是来自企业界的发难,都提到过不少原因。有一个原因为大多数声音赞同——科研人员在金字塔、故纸堆里作业,没有真正走入生产中。这个说法自上世纪80年代即已被人们认识到,此后,无论是政府、科研院所、大学,还是科研人员,都在不断自省和完善中。
但时隔20多年,科研成果转化依然难,并且老问题又遇到了新形势。从理论上看,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是货币资本,而随着科技成果对市场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成果已经被经济学家称为新资本——技术资本。时下,技术趋于资本化也已不是新鲜事,技术入股或者技术投资都已是常态了。
对于技术资本的最大拥有者——科研院所和大学,挑战已经不仅是如何去完成课题,人们还希望其能够担当起“银行家”的角色,考虑如何把技术资本顺利地“贷”出去。虽然始终没有专家学者提出最佳的范本和途径供参考,但许多参与这一市场变迁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认识。
结题仅仅是转向市场的开始
虽然做企业已近20年,但朱建华依然认为,在现行的环境下,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有多大。
作为北京中科健安医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和中科院电工所的一名高级工程师,朱建华认同这样的说法,那就是科研人员脱离一线,导致成果无法顺利资本化。但是,他更愿意思考成果转化的另一层原因,“科研人员对于现实的认识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决策者下不了决心,那么一项成果就会只存在于一张纸中。科研成果转化也要取决于领导层的决心!”
1984年10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张禄逊、朱建华等研究人员与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合作,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水槽式X光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这项研究填补了我国在冲击波碎石领域的空白。1987年,这项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首台碎石机虽然被“黄袍加身”,但实际上仅处于原始状态,患者需带着硬膜外麻醉针泡在水池中治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研究人员,到此我们已经算是漂亮地完成了研发工作。但是,这项成果从商品的角度来讲只能说是一个‘半截货’,还不可能被正常地大批量使用,更遑论投放到生产线上了。”朱建华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
当年的冲击波碎石机研究就这样搁浅了,科研人员又都忙活别的事务去了。“对研究院所和大学来讲,成果转化问题不会带来迫切的生存压力。课题结题时交出论文就可以了,这是国内比较普遍的现象。目前,一些科研院所的发明专利不少,真正能被应用到生产中去的太少,可见研究人员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并不高。”朱建华说。
有一件事朱建华至今记忆犹新。时任中科院电工所所长的严陆光院士下决心将冲击波碎石机产品化,调出了工厂的正副厂长,专门成立了医疗器械工程部,从人力上作了充分保证。并在1994年让他们注册成立了一家企业,这就是今天的中科健安,专门将体外碎石技术转化为真正能够服务于社会的产品。现在想来,如果没有严所长拍板作决断,如果没有给予新的机制,根本就不会有碎石机商业化的成功。可见,一个科研项目的结题,仅仅是它步入商品化的起跑线阶段。
引入企业参与中试
从企业的角度看则大不相同,神华集团科技发展部总经理顾大钊博士此前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分析,“出自企业的研发课题,都是当前生产中遇到的难点,这样的课题不马上着手解决并且是行之有效地解决,就会影响到生产,并有可能导致企业运转难以为继。”
因此,对于研发,只有溯源而上,立项时就考虑到大生产,才是一项技术最终能够转化为资本的一个先决条件。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产业策划部主任刘新建就技术转移问题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科研单位应尽早吸引企业介入,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取长补短。这对于发挥双方优势,加快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缩短产业化进程,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如果一个项目由研究单位自己关起门来做中试,中试成功后再找合作伙伴,进行技术转让谈判、传授技术、人员培训、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再到生产工艺的调整、完善,不说研究单位中试资金难以承担,就是成果转移这个过程花上3~5年时间都是很正常的,同时还存在胎死腹中的危险。
引入企业参与合作中试,不仅提供了扩大试验所需要的资金,而且企业因利益攸关,会在早期就积极跟进,有效缩短了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因为是合作中试,为了全面掌握这个技术,便于将来组织生产,企业会让一些高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与其中,这就为成果的产业化工作提前作了技术和人才准备。在中试过程中,这些人员了解了技术的真谛,培养了生产管理的技术骨干,从而也大大增强了合作方对项目取得成功的信心。
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最后的效益
朱建华谈到的另一个事例正好从反面印证了他的观点:一位教授的研究成果被江苏一家企业看中了,两家达成技术转移协议后,虽然教授仍关心自己的技术,但他的精力大多要投入到别的研究中去,就很少再参与企业转化的过程,而企业碍于自身研发能力有限,转化过程非常不顺畅。本来应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儿,最终结局却是这家企业被这项技术拖垮了。
成果转化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其中,有研究也有管理等问题,后期的观念、机制等如果跟不上,那么就只能遗留下“半截货”和“夹生饭”。“好的机制就有可能促进成果转化。如果没有机制的保证,成果转化基本就是空谈了。”朱建华说。
这其中的连锁效应非常紧密,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最后的效益。尤其是对于技术含量很高的项目,研发人员如果不能紧密跟进,即便有企业愿意投入资本去做这个技术,最终也难以转化成功。此外,还需研究人员一门心思做这一件事。以国产碎石机为例,如果研究人员没有专心研究该技术那么多年,国产碎石机的一些关键技术很可能仍被外国企业垄断,它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每两年技术更新一次,完全踏着市场节拍走。
自身技术资本雄厚的中科健安,在谋求新的合作时,对“婆家”提出的要求,不仅要资金丰厚,还要对方拥有医药界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原因就是自身出于“科研世家”。从目前市场看,他们在研发上继续领跑没有问题,但是,“要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领跑,就必须取长补短,管理也是技术”。朱建华说,对于一个高技术企业而言,在充实货币资本时,要高度倚重技术资本,只有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究竟哪一条是最佳的成果转化路线终究没有定论,但是各种尝试都在继续摸索中。
《科学时报》 (2008-8-29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