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别敦荣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8-14 2:15:11
为中国大学和学术的繁荣鼓与呼
北大教授韩水法:中国大学缺乏自信在于缺乏真正的学术精神

 

近读韩水法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新著《大学与学术》颇为惊讶。我知道他主攻德国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兼及政治学和社会理论,偶有一些关于大学改革问题的议论,没曾想,他对大学思想和大学制度有着一般学者所难以企及的深思。更为难得的是,他还不遗余力地四处演讲,以唤起人们对大学理念和精神的关注,推动人们思考大学制度问题,当然也希望人们能够以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为引导,投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大学与学术是一对孪生兄弟,孰先孰后、孰主孰次,恐怕谁也说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学不能没有学术,学术也离不开大学。时至今日,对于大学和学术的认识,很难说已臻于完善;大学制度建设已然只是揭开了序幕,前路漫漫;学术发展远未呈现繁荣景象,更有赖学人坚心守性、上下求索。正是基于此,韩水法的鼓与呼便是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了。
 
中国大学要有自信。改革开放30年,尽管我们的大学越来越大了,但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面貌。现在是一个国际化时代,对外交流更多了,但我知道,我们很多大学党委书记口袋里都装着两套名片,一套对内,一套对外。对内理所当然地标明是某某大学党委书记,对外则隐去了党委书记的头衔,挂名所谓的学校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主任、理事会主席或其他子虚乌有的名称。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根本在于缺乏自信!韩水法一语中的,中国大学自信何在?中国大学何以缺乏自信,我赞同他的研究结论,即中国大学缺乏自信并非主要与物质条件的优劣相关,也不仅仅与大师的有无相关,而在于真正的学术精神的缺乏。如果大学的核心价值不能在大学确保它的中心地位,那么,大学就没有自己的品格,没有荣誉,没有标准,缺乏自信的状况就会永远持续下去。虽然中国大学缺乏自信是一种“疾病”,但可以治愈。为此,韩水法开出了一剂良方:回到大学本身,回到学术,回到大学的立身之本!
 
中国需要自主的学术。学术是大学的内核,尽管大学可能无所不包,但抛弃了学术的大学可以是其他任何组织,唯独不可能承担大学的使命。在其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尤其自19世纪初现代大学原则诞生并且被广为接受之后,学术形成了自身的规范。学术的基本价值在于其原创性,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以及新材料的有无及其所有权构成了学术规范的核心。然而,在中国大学,那些主张学术优先、学术的核心价值的人在许多人看来反而是不正常的,学术变成了手段,而不再是目的。韩水法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学术原则:其一,为学术而学术。即为了保障和促进学术,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学术是目的,其他都是手段。其二,为了实际利益的学术。即学术是一种手段,目的可以是任何实际利益。前者是有自主性的学术,后者是没有自主性的学术。后者的滥觞便是学术的灾难、大学的不幸!
 
中国要造就蔡元培式的校长。影响大学和学术的因素很多,但大学校长却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民国期间我国大学一度呈现出繁荣之势,一批校长执掌大学行政,初试现代大学制度,成为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风云人物。蔡元培是这批校长的代表,一座丰碑,成了中国现代大学观念的同义词、大学制度改革的象征。韩水法感叹:世上已无蔡元培!今天的中国大学拥有更宽阔的舞台,需要无数个蔡元培!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完全取决于大学;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思想自由的程度有多高,民族精神的高度就有多高。大学和学术的复兴,离不开现代大学精神的浸润,离不开现代大学制度的陶铸。蔡元培是有原则的,他是能够坚持原则的。这些原则正是中国大学现代化改造的利器!实践这些原则是大学教师的职责,是整个中国社会的责任,当然也是大学校长的职责。
 
《科学时报》 (2008-8-14 书界 视点)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