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发布时间:2008-7-24 14:33:15
第22届“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入围奖揭晓

2008年7月4日,第22届“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评委会在中国抗癌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CSCO)审稿会之际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对由提名委员会推荐的35位候选人资料进行了评审。评委会的10位肿瘤学专家以到场、邮件或传真等方式给出了各自的评审意见,并本着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进行了选票的汇总与核议,遴选出10位答辩候选人(入围奖,1位自动退出)参加最终评选。
 
最终评选(论文答辩会)将于2008年8月26—31日第11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08年CSCO学术年会期间进行,由评委会根据论文答辩的学术水平、英文表达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最终选出3~4位获奖人。获奖者将被授予奖牌予以表彰,并由赛克勒基金会出资赴美国学术交流2周。
 
该奖项是由美国赛克勒基金会和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共同建立的奖项。本次奖项评选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与CSCO合办,旨在鼓励我国在临床与科研上取得突出成绩的中青年肿瘤科医师进行医学科研的国际交流。
 
以下是9位入围奖候选人(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的参选论文摘要。
 
陈丽昆 副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化疗科
 
奈达铂或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陈丽昆 徐光川 管忠震 等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紫杉醇对照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毒副反应。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ⅢB或Ⅳ期NSCLC初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TN组:奈达铂30 mg/m2 第1~3天,紫杉醇175 mg/m2第1天,每4周重复。TP组:顺铂30 mg/m2第1~3天,紫杉醇175 mg/m2第1天,每4周重复。
 
结果 60例患者入组,57例可评价疗效,其中TN组30例,TP组27例。TN组与TP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3.3%及48.1%(P=0.71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7%及88.8%(P=0.799)。TN与TP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3、13.0个月(P=0.839),1年生存率分别为62.5%、59.1%,2年生存率分别为0、5.8%。TN组与TP组有相似的中性粒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TP组比TN组有更高的贫血(38.5%对17.5%,P=0.001)、恶心呕吐(82.6%对35.6%,P=0.000)、乏力反应(35.9%对14.1%,P=0.000)及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50.0%对21.9%,P=0.023,按病例计算)。
 
结论 奈达铂与紫杉醇联合是治疗NSCLC的有效方案,可取得与顺铂相似的有效率和生存,在某些毒副反应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6): 437]
 
郭军 副教授
 
北京肿瘤医院 肾癌黑色素瘤内科
 
树突状细胞瘤体内注射联合局部热疗诱导进展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Guo J(郭军) Zhu J Sheng X 等
 
目的 该研究目的是为了明确是否局部热疗(LHT)后瘤体内注射树突状细胞(DC)可诱导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抗肿瘤免疫反应,探讨该治疗过程可能的免疫机制。
 
方法 将进展期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9例),A组为LHT后,瘤体内注射自体未成熟DC(IT-DC),B组只进行IT-DC。
 
结果 A组疾病进展时间(TTP)显著长于B组(5个月对2个月,P<0.05),但两组的总生存无显著性差异(13个月对6 个月)。ELISPOT分析显示,A组患者黑色素瘤特异性IFN-γ分泌明显增高。Western blot检测证实,LHT后4小时瘤体内热休克蛋白(HSP)表达开始升高,第1次LHT+IT-DC治疗后24小时,瘤体内Th1/Th2趋化因子的分泌发生变化,Th1型趋化因子升高。第3次DC注射后48小时,与B组比较,A组可观察到DC向引流淋巴结的迁移,A组瘤体内浸润的调控性T细胞显著降低,而活化的 CTL细胞显著升高。两组均未出现3/4级毒性反应。
 
结论 DC瘤体内注射联合LHT可诱导有效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可能通过促进DC活化和迁移及诱导Th1型抗黑色素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产生。
 
[Int J Cancer 2007,120(11): 2418]
 
黄镜 副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38例晚期食管癌的化疗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Liu AN Huang J(黄镜)Cai RG等
 
目的 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差,目前仍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也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晚期食管癌的化疗疗效,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4年12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的138例初治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分为新药组[68例,含紫杉醇、吉西他滨或草酸铂,含顺铂者64例(94.1%)]和非新药组[70例,不含紫杉醇、吉西他滨或草酸铂,含顺铂者48例(68.6%)]。
 
结果 全组138例患者化疗有效率47.8%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采用含紫杉醇或吉西他滨化疗新药组有效率(58.8%)显著高于非新药组(37.1%)(P=0.01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化疗周期数、化疗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以及治疗手段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疾病进展时间、治疗手段、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用于晚期食管癌化疗有较高的有效性。疾病进展时间、治疗手段、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癌症》2008,27(4): 400]
 
陆舜 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 肺内科
 
唑来膦酸钠联合紫杉醇对于免疫缺陷小鼠骨转移的联合抑制作用
 
陆舜 张杰 周箴 等
 
目的 该实验通过建立人肺腺癌高骨转移细胞株免疫缺陷小鼠的动物模型,了解唑来膦酸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荷瘤鼠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骨转移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接受唑来膦酸钠(0.2 mg/kg,每周2次,皮下注射)、紫杉醇(6.0 mg/kg 第1天/周,腹腔注射)、唑来膦酸钠联合紫杉醇和生理盐水对照,用药5周。
 
结果 核素显像和X线摄片显示,所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骨转移均有明显减少,以唑来膦酸联合紫杉醇组最明显(核素显像:P=0.020;X线摄片:P=0.036);病理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骨转移有边缘性统计学差异(P=0.058);不同组间生存期未见显著差异,但唑来膦酸联合紫杉醇组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了生存期(P=0.022)。与单用唑来膦酸或对照组相比,唑来膦酸联合紫杉醇组BAX表达水平较高;Bcl-2,Bcl-xl表达水平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单用唑来膦酸有降低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水平的趋势;联合治疗显著降低NTX水平(P=0.022)。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唑来膦酸钠联合紫杉醇增强了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延长了生存期。两者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有协同作用。
 
[Oncol Rep 2008,20(3): 1]
 
马碧如 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士医院 肿瘤科
 
评估血浆EB病毒DNA水平作为转移性或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疗效评价的分子标志物的Ⅱ期临床研究
 
Ma B(马碧如)Hui EP King A 等
 
背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常在鼻咽癌(NPC)中过表达,体外实验中,吉非替尼可抑制NPC生长。
 
方法 接受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复发性NPC患者,口服吉非替尼500 mg/d,28天为一个周期。血浆EB病毒(pEBV)DNA水平以特定间隔进行检测。
 
结果 16例患者入组,其中15例可评价疗效。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9岁(范围为34~64岁),多数为男性转移性NPC患者。未观察到客观有效,3例患者疾病稳定(SD)2.8~8.5个月。多数患者放射学的疾病进展与pEBV DNA水平升高一致,然而,SD持续时间最长的1例患者在研究完成时pEBV DNA降至可检测水平以下。平均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分别为2.7个月和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未预期的药物相关毒性反应。该研究由于保证进行到下一个阶段的动力不足而过早中止。
 
结论 该研究发现,吉非替尼治疗复发性NPC的疗效有限。对于pEBV DNA水平作为临床靶向药物试验中疗效评价的分子标志物,则需要进一步的评价。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08,62(1): 59]
 
马胜林 教授
 
浙江省肿瘤医院 放疗科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马胜林 许亚萍 邓清华 等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的影响。
 
方法 21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行60CO WBRT 40 Gy,2 Gy/次,每天1次,每周5次,自放射治疗第一天开始每天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每天1次,直到患者肿瘤进展或不能耐受或其他原因中止治疗。
 
结果 脑部转移灶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1例,有效率为81.0%,疾病控制率为95.2%。性别和吸烟状况影响客观疗效,女性和从不吸烟为有利因素。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和13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58.7%。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腺癌和RPAⅠ级为预后有利因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86%)和腹泻(43%),仅3例患者发生Ⅲ级腹泻;脑部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嗜睡。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尤其表现在生理状况和身体功能状况方面的改善。
 
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WBRT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耐受性好,疗效令人鼓舞,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ASCO 2008年会收录 摘要号 19135)
 
吴炅 副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乳腺癌保留皮肤全乳切除联合一期乳房重建129例临床分析
 
吴炅 狄根红 陈天文 等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留皮肤全乳切除(SSM)联合一期乳房重建(IBR)的安全性、适应证、美容效果及其对辅助治疗的影响。
 
方法 对1999年10月至2007年5月共129例接受SSM+IBR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乳房重建采用背阔肌(38例)、假体(2例)、背阔肌联合假体(61例)、带蒂横行腹直肌TRAM(25例)、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3例)等方法。
 
结果 随访2~73个月,中位随访11个月。局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7例。平均住院18.6 天,术后首次化疗开始时间平均为术后第5.2天。假体包囊挛缩11例(11/63例,17.5%),背部供区血清肿24例(24/99例,24.2%),腹直肌肌皮瓣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部分坏死或硬结9例(9/28例,32.1%)。未接受放疗患者对重建乳房外观的可接受度为89.7%,高于接受放疗患者的68.2%(P<0.01)。
 
结论 SSM+IBR对于0~ⅡA期乳腺癌患者是安全的,能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及形体美容的要求。放疗对于重建乳房的外观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需要术后放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延期或者延期-即时乳房重建。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0): 737]
 
张清媛 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人参皂甙Rg3抑制小鼠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张清媛 康欣梅 赵文辉
 
目的 研究在动物模型中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TX)联合人参皂甙Rg3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毒副反应及对生存期的影响。
 
方法 以荷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低剂量CTX组(低CTX组)、最大耐受剂量CTX组(高CTX组)、人参皂甙Rg3组、低剂量CTX联合人参皂甙Rg3组(联合组)及模型组,治疗中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小鼠生存期,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
 
结果 低CTX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小鼠体重及外周血白细胞数均无明显下降,生存期延长;联合组抑瘤效果更持久而稳定,毒副反应未增加,小鼠生存期更长(P<0.01)。低CTX组较高CTX组MVD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CTX组和人参皂甙Rg3组MVD及VEGF表达均下降,两者合用时下降更明显(P<0.05)。
 
结论 低剂量CTX与人参皂甙Rg3联合应用显示出明显的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抑瘤效果显著且持久,毒副反应小,生存期较单药治疗延长。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6,342(3): 824]

周剑峰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血液内科
 
新型溶瘤腺病毒Adv5/dE1A-Asplk选择性靶向肿瘤细胞极体样激酶1
 
Zhou J(周剑锋)Gao Q Chen G等
 
目的 极体样激酶plk1是一种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起作用的具有丝氨酸/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蛋白。研究表明plk1是很有前景的分子治疗靶点,但目前以plk1为基础的靶向治疗的效应和特异性还不十分清楚。我们通过构建一种新型的溶瘤腺病毒在肿瘤细胞内选择性沉默plk1的表达寻找到一种新的plk1靶向策略。
 
方法 构建新型溶瘤腺病毒M1,将野生性腺病毒Adv5的E1A缺失27 bp,这将使腺病毒具有潜在的溶瘤活性,并将plk1的反义cDNA片段插入突变的E3-6.7k/gp19k区。M1将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复制,激活E3启动子表达反义plk1的cDNA,沉默肿瘤相关性的plk1的表达。
 
结果 由于plk1靶向溶瘤,M1具有潜在的体内外抗瘤活性。静脉输注M1联用顺铂可以诱导80%对顺铂耐药或有播散转移的肝癌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发生完全缓解。M1联合顺铂组的生存显著优于Adv-TK+顺铂组或Adv5/dE1A+顺铂组。
 
结论 联合plk1靶向性和溶瘤活性具有较好的抗瘤效应。目前的发现将有益于新型溶瘤腺病毒在分子靶向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
 
[Clin Cancer Res 2005, 11(23): 8431]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