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潘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9 7:39:51
我国全球变化研究能力已形成相当规模
第325次香山会议研讨全球变化问题 徐冠华任执行主席
 
[科学时报 潘锋 报道]人类社会与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和外交的热点问题。7月7日,以“全球变化:观测、模拟、人类活动及经济学问题”为主题的第325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会议执行主席徐冠华院士介绍说,我国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全球变化研究能力。1980年以来,我国先后成立了与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等四大计划对应的中国委员会;我国参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科研人员达到9000多人,其中有近50位两院院士,约70%的研究人员是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
 
目前,我国涉及全球变化研究的国家和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超过100个,有关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数据库130多个。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REN)、中国碳通量网是我国开展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技术和数据支撑。我国已同世界30多个国家建立了全球变化研究的合作关系,曾有26位中国学者先后在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组织任职,目前19人仍在职。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被国际认可的学术成果:包括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古环境重建;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全球变化陆地样带研究;陆—气通量观测研究和全球变化的人类有序适应研究等。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应面向科学前沿,发挥学术资源优势,满足国家需求。要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注重地球系统的过程研究与试验,注重区域对全球变化贡献的研究,注重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推进对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理解与预测,发展地球系统科学,提升全球变化领域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会专家表示,21世纪地球系统研究的发展将带给地球科学一场全新的革命,加强地球系统的科学研究,对提高未来环境预测的科学性、促进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详情请见:香山科学会议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