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陈彬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11 2:24:11
创造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历史上,世界第一批大学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之所以能产生大学,是由于知识的急剧增长,以及一批渴望知识、勇于创新的学生。但时至今日,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却成为了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10月26日,2008中国高校创造教育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数十位来自国内高校的专家就如何提高高校创新创造能力进行了探讨。

创新已经是时髦的名词,但如何能做到名副其实还需努力。袁建胜/摄 

大学: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总的来说,大学的职责无外乎分为两类:教人做人,教人做事。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表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大学都是推动当今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器,在社会创新的体系中,大学的作用是任何机构无法比拟的。大学创造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社会创造能力的强弱。
 
然而,在当今的国内高校中,创造教育却面临着诸多难题。
 
对于这些问题,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理事长张开逊认为,目前国内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教育普遍传授的智慧,更多的是人类积累的创造智慧的总和,它们都是静态的、通过教材高度抽象的、由概念构成的体系,这中间隐去了知识与探索的过程,这就使学生很难从知识中发现历史上的创造痕迹以及产生一些感悟。
 
“我们在讲述单门学科时,常常隐去了由这一门学科所能引发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就使学生认为知识是一种树状结构,不同知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事实上,知识不是树状结构,而是网状结构,而正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互碰撞才能产生创新,忽视了这点,学生很难有创新能力。”张开逊说。
 
除此之外,目前的高校教育很少探讨知识与未来的联系。“他们不清楚人类的前沿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宏大的探索中,究竟该怎么走。”张开逊说,我们在探讨创造教育的途径时,第一个问题要发掘知识的创造内涵,并在人类活动背景中诠释知识。
 
“高校创造教育的重要一条,就是要知道我们的科学是如何发展的,养成对学术的追求,在大学的环境里,让学生学会思维的能力,使老师和学生在头脑中将对学术创新的追求摆在首要位置。”张泽说。
 
创新:不能“想好了再做”
 
在百度里输入“创新人才培养”的词条,在0.001秒之内,共搜出了相关网页5000多万条。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庞思勤用这个例子说明了现在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讨论有多么的“火热”。
 
“创新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对于目前在创新问题的讨论上千篇一律、“最没有创新”的现象,庞思勤表示,扩招后,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世界第一,但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招聘合格人才又很困难。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足,工科学生尤为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广受重视。但应避免‘雷声大雨点小’和庸俗化、神秘化倾向。”
 
庞思勤解释说,庸俗化即把什么都当创新,什么都是创新。而神秘化则是认为只有好大学、研究型大学才能搞创新。他表示,高校应该在学生中树立这样的观念:创新是人人都可以做,但人人要努力做才能做成的事情。
 
庞思勤认为,实践和创新在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培养层次上应有不同的对象和目标,不能一概而论,否则难以付诸有效的实际行动。“国家重点大学,其学科实力与背景、所获得的生源和其他教育资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培养社会高端人才即所谓‘拔尖创新人才’为使命。其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主流应当是研发与创新,而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职业操作能力,因此实践就不应当只是操作性实践,而更多的应当是科研实践、创新实践。”
 
而对于高等教育应该怎样着力培养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问题,庞思勤表示,从“工科思维”的角度来看,与其说这是一个理论问题,倒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不要再纠缠于理论,而要更加重视行动,哪怕是‘无理行动’。”他说,不是创新没有理论,但在创新的问题上,等都想好了再做,就已经晚了。在没有理论的情况下,创新的活动可以先进行,在这中间进行经验的整理。
 
学科:
 
给创造学找个“家园”
 
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对创造方法的研究诞生于19世纪,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罗玲玲介绍说,创造方法是指从创造的时间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规则、技巧和方法。“曾经有位伟人说过,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不是电话、发电机,而是发明了发明的方法,科学研究没有方法,必然会事倍功半。”
 
在20世纪40年代,美日等国开始兴起创造学的研究。而在我国,自1983年召开全国首届创造学学术研讨会以来,国内创造学已经发展了20多年。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仲林介绍说,这些年我国创造学在“量”的方面发展很快,但在“质”的方面,特别是科学的、系统的创造学理论建设方面还不够理想。“我们的创造学学科建设正面临‘向深处去,往高处提’的重要时刻。”
 
创造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而我国科研教学体系中并没有交叉学科的位置,长期以来,创造学一直被边缘化。“像一个流浪汉,没有自己的学科‘家园’。”刘仲林说,在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CIP)中,很早就有正式的“交叉学科”的门类位置,这方面我国还有欠缺。
 
值得高兴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版《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列入了“交叉学科”门类。这为创造学拥有自己的学科家园创造了机会。“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30年发展报告之交叉学科交卷》也已经将‘创造学科’作为典型交叉学科列入,这说明,国家对创造学的重视程度在加深。”刘仲林说。
 
然而刘仲林同时指出,创造学要成为一门被学界广泛承认的学科,还需要从两个角度深炼“内功”。一是打破目前创造学研究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的散漫发展格局,加强合作,特别是高校间的合作,建设一支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团队。二是深化理论创新和特色学派建设,使创造学的理论更加成熟,使其在科研、教学的实践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个案:一所工科大学的
 
创新人才培养之道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工科大学,作为从建校之初便将服务定位于北京市的地方院校,如何培养适合首都建设的创新人才同样是这所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北工大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路线。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毅坚在报告中介绍了他们的情况。
 
2006年,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创新型国家要靠创新人才去建设,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高校在这方面责无旁贷。“什么是创新人才?北工大应当培养何种类型的创新人才?应当怎样培养?这些都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蒋毅坚说。
 
为此,该校举行了历时一年的主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第四次教育教学大讨论。2007年7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在全校推广实施。
 
“既然创新人才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要素,那么它就不应成为少数学校的特殊产品。”蒋毅坚表示,无论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都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去武装。三百六十行,行行需要创新人才;同一行业中的不同岗位,也都需要创新人才。只不过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基于这一想法,针对北工大自身的特点,他们提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概念,即培养那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为此,学校实施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10项措施,其内容涵盖了建设创新教育课堂,举办大师论坛,组织科研创新团队,建立创新平台等各个方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自2004年起在部分学院试行,2007年9月起在全校推广以来,仅受教育本科生就已经达到10000多人。
 
在这些措施的帮助下,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该校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103项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452项,其中包括国际奖19项、全国一等奖30项。
 
总结这些年的发展经验,蒋毅坚表示,在地方高校中,创新实践和工程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只有在实践中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科学时报》 (2008-11-11 B1 大学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