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基础科学工程技术资源环境前沿交叉政策管理
作者:田小明 来源: 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08-11-10 2:56:29
见证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航行中,首席科学家在想什么
编者按:
2008年10月20日,上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码头,雪龙号缓缓离港,驶向长江口,由204人组成的我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启程。
这次考察备受国内外瞩目的一点是,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即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的建立。此外,考察队还要完成中山站建设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无疑,昆仑站的建成将成为我国极地考察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
《科学时报》特别约请这次考察队的成员之一田小明撰写此次科学考察过程中的故事,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出,直至雪龙号返航。希望读者能从中获知一次真实的南极科学考察。
“你也看到了,我们已经对考察工作和生活作了详细的安排。一场场硬仗正在前面等待着我们。我们需要迅速安定思想,作好最充分的思想和工作准备,迎接各种困难与挑战。”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对我说。正航行在太平洋前往南极途中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上,杨惠根终于抽出时间,接受了我的采访。
卷曲头发、个头不高、有点消瘦、眼神刚毅的杨惠根,是开创我国极光研究的学者之一,通过极光现象研究太阳风与地球高空大气的相互作用,在探索极光发生的物理机制这一领域,他的成就为国际同行所瞩目,第25次考察临行之前刚刚被宣布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他曾六赴北极,两赴南极,是我国第一任北极黄河站站长,20世纪90年代曾作为我国交换学者派赴日本南极昭和站进行极光越冬考察。第一次在南极长达17个月的越冬考察经历,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中国第25次考察是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十一五”极地考察承担的一项国家重大科学考察计划。25次南极考察将执行其熊猫(PANDA)计划的现场考察工作,包括在南极普里兹湾和埃默里冰架外缘开展大洋调查、海冰观测、海洋化学和生物性调查,在南极中山站及周边地区开展大气探空气球施放、大气化学采样、空间物理学观测以及达尔克冰川调查,在中山站冰穹A(Dome-A)断面开展冰川学、地球物理学调查和观测设备布放,以及在冰穹A地区开展雪冰、天文学、测绘学和大气物理观测。
“这些科学调查项目是我们25次队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国际极地年即告结束,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统筹安排科考工作,确保我国国际极地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取得成果。”
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我国第一个内陆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是这次南极考察的重点。昆仑站的建立将成为人类南极考察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的跨越式发展,它也向世界表明我国在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迈进过程中跨出了关键的一步。因此,昆仑站的建立广为国人所关注。
作为科学家,杨惠根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作为考察队领队还是第一次,他明白自己肩头的重担:“哪怕是华山一条路,也必须坚决走过去。”他笑着说。我能感受到他的果敢与坚定。
“我们必须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深刻认识建站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风险性,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建设问题想得多些,把方案制定得再周密些。我们已经有了完整的实施方案,正在查找可能的薄弱环节,目的就是通过再次梳理、细化,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确保昆仑站建站成功和考察工作稳妥进行。”
这次考察有哪些困难呢?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
杨惠根列举了可能影响考察顺利进行的因素。
一是物资的装卸和运送。这次考察的物资总量近9000立方米、5000吨,是历次考察队运输之最。雪龙号要两次往返澳大利亚才能完成运输。这些物资到达南极,需要从冰上、空中和用小艇从海上运到中山站和内陆考察出发基地,受时间限制,必须分秒必争,早一天把内陆考察物资运上站,就可以为建站多争取一天时间,就多一分成功的把握。
承担昆仑站建站任务的内陆队由28名队员、12辆雪地牵引车、1辆快速轮式越野车和48个雪橇组成。他们要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将600多吨的建站与科考物资装备从零海拔的中山站经过1300多公里跋涉运抵4100米海拔的内陆高原,途中充满冰裂隙和白化天气等极地危险。
二是昆仑站建站。根据内陆站建设计划,内陆队要完成昆仑站236平方米主体建筑建设任务。在南极冰穹A这样恶劣环境下实施大规模工程建设,在我国还是首次。我们缺少机械吊装设备,必须在南极高原松散的冰雪基础上、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端低温与海拔4100米的高度缺氧环境下组织施工。而且,建站工作必须满足最为苛刻的国际南极环境保护要求。这将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最光荣同时也是充满危险和挑战的一项任务。
三是因为气候因素导致的时间紧张。杨惠根说,由于南极内陆季节气候的限制,内陆队在冰穹A建站的作业时间窗口仅有短短的25天,建站任务必须在这一时间段完成,否则只能再等一年、失去在《南极条约》50周年到来和第四个国际极地年之际建站的历史性机遇。
四是中山站基础设施改造施工。这次考察,要在中山站基本完成综合楼、综合库、车库、特殊观测栋、污水处理栋和废物处理栋近4000平方米建筑的钢结构和围护结构安装任务,这是南极考察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建设任务,有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和设备简单等困难和极地环境高空作业等风险,要克服中山站区多风、场地狭小、施工时间短等不利因素,尽可能多地完成施工任务,为越冬施工人员完成建筑内部装饰工程施工留出足够时间。
杨惠根说,他还在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能不能通过这次考察,系统总结南极考察20多年的成功经验,梳理各项规章制度要求,为我国极地考察工作形成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运行规范程序?
人生难得几回搏。采访结束时,杨惠根托我转告关心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的领导和朋友,考察队一定会珍惜荣誉,不负重托与使命,给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请亲人放心。
《科学时报》 (2008-11-10 A2 国内)
发E-mail给:
| 打印|评论|论坛|博客|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