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贺涛 来源:科学新闻双周刊样刊一 发布时间:2008-10-31 17:13:13
冯长根点拨后学
走向科研成功的手册
 
青年学子一定要学会管理时间,避免落入“时间陷阱”。
 
初入职场的人,总盼望从前辈身上获得成功的秘诀。对于选择科学家作为职业的研究生们,职场的成功秘诀在哪里呢?
 
那些早已见诸各类经典书籍、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外科学大家,当然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但他们只是科研生涯走向成功的个案。研究生更应该熟悉的,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现代社会中保证具有成功科研生涯的一般规则。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冯长根就为研究生描绘了这样一幅“画卷”。作为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的主编,他在“主编心语”专栏连续撰写《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历时1年,用近5万字的篇幅详细梳理了“成功科研生涯”的“高楼”,是由哪些“构件”一层一层构建起来的。他认为在现代社会,成功的科研生涯是由一些结构性的因素来保证的。
 
这是一本引领研究生走向成功科研生涯的手册,甚至对于那些入行多年、堪称成功的科学家来说,依然可以从中找到值得借鉴的话题。
 
“成功科研生涯的最理想开端,在于从事一个引起你兴趣的科研项目。”冯长根强调,选择导师,实际上首先是在选择做什么研究课题。最好的情况是,研究生被课题所吸引,下意识地忘却了研究工作令人厌烦的地方,集中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投入研究。
 
冯长根提醒青年学子,与导师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十分重要,在进入科学技术共同体这个新世界的最初阶段,研究生许多方面的体验来自导师。“良好的师生之交带给你的收获,可以达到惊人的程度”。
 
但实际情况是,博导们往往是“忙人”,他们好像总有比你正在做的研究多得多的工作。对此冯长根总结了6条与导师交往的规则:第一,保持和导师的联系。第二,让导师得到你的消息。记住有规律地给导师发送一些自己的研究消息,准确告诉导师从上次以来自己有或者没有什么样的进展。第三,摸清导师的脾气。这条规则的潜台词实际上关系到你使用导师的语言与导师保持联系的能力。第四,赢得导师的尊重。独立的思考和工作能力,才能保证你成功的生涯。因此,不要害怕在导师面前给出自己的思考。第五,稍稍有点个性。你正在被训练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摆脱旧时所说的“师生”关系是有意义的。第六,为导师写点东西。如果你要与导师有一个好的交往关系,你需要在学术写作上相当活跃,特别是在学术论文方面。
 
冯长根认为,青年学子一定要学会管理时间,避免落入“时间陷阱”。多数博士生会有这个体会:研究工作的开端几乎总是比他最初预想的要慢。当然,该做的许多工作还是在等着博士生。这就要求博士生把足够的努力用于根据需要应进行的文献调研,用于为课题建立模型,或其他博士生培养初期所要求的一些活动中。
 
同时,博士生应该学会“弹钢琴”,“你应该在攻博期间学会在同时应付若干件事,就像弹钢琴的音乐家训练自己的10个手指头。”在冯长根眼中,一个好“钢琴手”总是等一等,直到有十分把握可以作出是否实验的决定,此时,他才开始作各种准备。同时,好“钢琴手”对于所有在做博士论文时需要做的其他事务,也一件不丢地开展起来。还要不间断地评估这些事是否值得做下去。为此,你要在几乎数不尽的有关事务面前盯住你课题的目的不放。
 
从文献搜索与阅读到参加学术会议,从撰写进展报告到作口头报告,从论文发表到博士论文的撰写……冯长根的文章为博士生提供了一份详尽的科学生涯指南。
 
答辩会,是博士生科研生涯中的重要节点。“实际上是同行们接纳你的一个神圣仪式。”不过,要最终成为这个科学共同体的圈内人,“在你前面的奋斗之中,还有许多许多绝对重要的信息,你可能只有从实践中或一代一代科学同事的经历和言传中得到,有的甚至是从痛苦的经验中才能得到”。
 
冯长根认为,所有的科学家和专家都有不成文的规则(潜规则和文化),数百年来科学的发展似乎有赖于科学家们把这些不成文的规则传递给科学共同体的后来之人,告诉他们科学家和专家们是如何工作的。
 
冯长根的文章,就像是游弋科学海洋的一幅航行图,上面标明了“暗礁”的方位。
 
参考文献:
 
《科技导报》2007年第25卷第9~24期和2008年第26卷第1~10期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