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孙琛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21 8:12:20
经济学30年:伴随改革开放不断升温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实际上,中国高等教育也是30年前重新起步的。30年的变化让身在其中的人感慨良多。而最能代表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是学科的变化,有的从无到有,有的从弱到强,有的学科过去为学生追捧,现在却成了冷门专业,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看学科30年的变化亦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中国高等教育在这30年中取得的进展,同时也体现出一些教育思想和社会热点的变迁。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陆续登载对部分学科的追述,从学术委员会主任、知名学者、教师、学生等人的回顾和经历中,可略窥一斑。
 

1935年,国内刚刚设立的学位制度中便已包括了商学。图为国立广西大学经济学35级毕业生合影。

 
今年4月,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来到东北电力大学讲授经济学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类专业日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经济运动规律的经济学,向来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的“王冠”。中国改革开放30年沧桑巨变,令人为之瞩目的首先是其经济实力的“翻番”式增长。与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相对应的,是全国经济学科建设的迅猛发展。30年来,中国经济学研究、解释并指导中国特色的经济实践,高校经济学科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知识结构不断调整,众多经济学者、教授因“推动改革,影响决策”一举成名,他们之间一场学术争论,甚至成为左右国人经济观念的直接推手。
 
溯源:中国高教体系
 
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
 
在国外,经济学高等教育起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大学教育制度成长时期。19世纪初,欧洲许多大学设置了经济学的讲座,后来发展为经济学系和经济学专业。
 
我国本科教育体系形成于1902~1922年,其中经济学高等教育源于20世纪初对西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引入与移植。而中国三大学堂之一、建立于1895年的京师大学堂,在创办之初就开设了经济类课程。
 
梳理如下历史信息,中国现代经济学科发展脉络分明: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将大学教育分为三级,其中第二级大学堂设经学、文学、政法、格致、医、农、工、商八科。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始招收分科大学本科生,商科下只开设银行保险学一门。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大学令》,将大学教育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同年,北京大学设立了中国最早的经济学科即“商学社”。1913年,民国政府又颁布《大学规程》,对本科教育各科门作出详细规定,其中商科分银行学、保险学、外国贸易学、领事学、税关仓库学、交通学6门。
 
1935年,中国学位制度开始建立。国民党政府当年4月颁布的《学位授予法》及《学位分级细则》,将学位分为文学、理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商学、医学7个门类,商科下设银行学和保险学。到1948年,全国80多所高校设有商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综合性大学和少数财经院校开设了政治经济学专业,主要培养高校政治课师资和政府管理部门干部。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后,经济学教育(或称财经教育)得以扩大,专业划分更细,在人才培养上强调专业化、部门化。不同高校大略的分工是:综合性大学偏重理论,财经院校偏重应用。
 
当时,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教学的重地。“文革”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停办,其经济系、哲学系划归北京师范大学。1977年,邓小平同志要求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经济系得以重新开办。
 
根据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周立群所作的专门统计,从19世纪20年代到1949年,财经类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有着重要地位,在校大学生中间约有10%的学生学财经(当时叫“商学”)。
 
而新中国成立以后,财经类大学生大幅减少,其中1949年到1965年所占的比例不到7%,在校学生数仅7万多人。周立群认为,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有二:一是这一时期以制度变革、阶级斗争为纲,更多人愿意学工科、学理科,但并没有完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刚刚起步,对理科、特别是工科人才的需求集中爆发。
 
而“文革”期间的1966年~1978年,财经类在学大学生比重进一步降低,在工农兵大学生中仅占2%,这与当时经济建设被忽视的情况完全一致。因此,我国经济学类高等人才培养的繁荣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三段式”发展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有了长足发展。30年来,经济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呈现一种跨越式提升。从学生规模来看,1993年全国各高校经济学类专业在校生人数达48.34万人;而到2000年,经济学类专业一年的招生数就达到130多万,占当年高校新生总数的21%。
 
周立群分析,经济学类专业取得迅猛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这一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另外也有学科结构调整等原因。他介绍,我国2000年学科门类调整后,经济学和管理学分两大学科门类,这一划分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对学科划分和专业门类的相关统计也逐步界分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目前的一些财经大学就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支撑的。在我国目前培养的财经类在校学生中,管理学与经济学人数比例大约为3∶1。
 
周立群用一组数字来说明目前经济学类专业的“强势”:目前全国有12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本科院校600多所,这其中又有520多所开设财经类专业;全国共有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点2900多个,平均每所学校3~5个。财经类专业不仅是财经类大学、综合性大学学科重镇,而且成为理工类、农医类、师范类院校的重要学科,甚至连体育类、林学、军事类院校也开设财经专业。
 
这种蓬勃的发展势头的形成,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周立群介绍,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过程,目前教育界比较认同“三段式”划分: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96年左右,为恢复发展期;第二阶段从1997年到2005年为快速成长期;第三阶段是在2005年以后,为招生规模的稳定时期。
 
1978~1996年:恢复发展期
 
1978年前后,国家恢复高考招生时,国内设经济学专业的高校仅20多所,主要集中在原来经济学科实力较雄厚的学校,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以及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财经类大学。而理工类大学、农医类大学很少设置经济学专业。
 
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是北京大学77级政治经济学专业学生,他当年填报的高考志愿实际上是图书馆学,但被调剂到经济系。他的观点与周立群相似:“很多大学的商学科在建校早期就有。后来我们因为忽略经济问题,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经济学门类长期受到冷遇,到1978年时设经济系的大学已经很少,社会上甚至都不知道有经济学系。至少我就只知道政治学系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
 
大学四年,刘伟没有见到过一本公开出版的教科书,一位在重点大学任教的教授说:“1977年上大学时,用的基本都是老师的讲义。发达国家经济学科的前沿性教材,我们很少读到。为数很少的一些西方经济学文献也主要是用于批判借鉴的。”
 
而当时经济学科的课程设置也很不系统。“杂乱的程度相信在现代大学教学史上也很少见。”刘伟介绍,当时几乎没有一个老师能把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或专业课从头到尾地上下来,“一般三四个老师、多的时候五六个老师上一门课,因为我们大家都没有多少准备”。
 
这一局面的出现,缘于“十年动乱”中教师们几乎没有开展任何科学意义上的教学和系统学科训练,其年龄结构也已青黄不接。
 
以北大为例,当时的政治经济学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论》等,西方经济学包括西方经济思想史、当代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则是各国经济的集成。教师的知识结构也较偏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论》,对应用型、国际性的市场经济学等理论较轻视甚至缺失。
 
在中国人民大学,1977年招收的经济系学生只有40多个人,由于该校经济系之前被并入北师大,这个班还是以北师大的名义招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作为该校1950年首届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此时担任了该班的班主任。
 
卫兴华介绍,“文革”前,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科门类较多,只经济学系就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史等专业。“文革”期间停止招生,在复校之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师资缺乏情况,一个老师基本可以主讲一门课程。但1978年复校时的经济系就只有一个政治经济学专业,学生主要还是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时的成仿吾校长主张读原著,西方经济学和其他专业的研究和教学慢慢展开,这是从校到系自上而下的安排,而非任课老师的个人行为。
 
在卫兴华看来,1977级学生年龄比较大,但素质比较高。人民大学“77届政治经济学这个班的学生,现在出了两个部级干部,还有多位司局级干部,其他人也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实际上,尽管恢复高考头几年高校经济学专业招生规模不大、师资力量整体匮乏,但毕业生大都有很好的发展。以北大1977级政治经济学专业79名学生为例,就汇集了后来中国经济领域一批领军人物,如总理办公室主任丘小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北大副校长海闻等。
 
1997~2005年:快速成长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前后,是我国经济学类专业快速成长的时期。
 
曾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十年的周立群教授介绍,1998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国家决定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而经济学科是扩张最快的学科之一。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理、工、医等学科的办学受到仪器设备等硬件的限制难以迅速扩展,而经济学类专业办学成本低、人才长成快,成为高校扩招的首选;另外,社会上有力量赞助教育的多为商业机构,也大多偏好投资经济学科。
 
教学规模扩大的同时,经济学类专业越来越由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社会参与度日益增大,同时也因为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而产生了大量新专业和新方向,包括旅游经济、旅游管理、保险学、金融工程、投资学等等。全国经济学总体门类的专业点在这个时期增长到380多个。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的教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教材,原版、翻译、编译著作层出不穷,数量堪称巨大。另一方面教材门类也在不断扩展。根据周立群主持的一项教育课题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每年出版财经类教材七八十种,到2000年出版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种类近千种。这也直观地反映出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充。
 
这个时期,我国对经济学学科的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一方面,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其中教育部经济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教学大纲制订、优秀教材推荐以及课程规范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各高校都开始注意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和业界结合的教学实习、学生创新活动、各种教学模式纷纷面世。
 
这时,几乎每所综合性大学都有相应的经济研究中心,以课题的形式参与经济建设,为实践服务。而工商管理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分离出来,同样跻身一级学科。很多综合性大学开设了经济学院和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如北大的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当然,也有很多大学两个专业仍不分家,最典型的就是清华经济管理学院。
 
而公众所熟知的是,这个阶段包括商学在内的经济学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是最优秀的学生热衷攻读的最热门专业之一。经济学家的社会影响也逐渐增大。中国经济学界90年代崛起的4名年轻经济学家——钟朋荣、樊纲、魏杰、刘伟——被誉为“京城四少”,其学术思想常常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全国经济的走势,更影响到一批知名企业的发展。而受此影响,愿意学习经济、管理的学生越来越多。
 
“总的来说,经济学学科这一阶段呈现一种健康发展的态势,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因扩招而使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周立群说。
 
2006年至今:招生规模稳定时期
 
2005年以后,我国经济学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再进一步扩张,而是进入一个稳定的时期,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被放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很多高校的办学水平获得稳步提高。
 
作为一个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推动因素,教育部在2005年启动了“名师”、“精品课程”、“精品教材”评选的系列工程,支持一批学校试办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对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等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加强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
 
周立群说:“在这段时间里,最喜人的是经济学类人才培养出现了国际化、差异化的特征。”
 
他指出,一些学科实力雄厚、师资队伍强的重点院校,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开始上移。一方面,开始在大众教育阶段试办教学基地、培养精英。包括北大、人大、南开在内,纷纷选取基础好、外语好、发展潜力大的本科学生到基地班学习,着力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这批学生以后基本上是要读研究生的,并不直接就业。自本世纪初以来,教育部共启动了14个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
 
另一方面,一批名牌高校开始试点,加大了对适应全球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着力为涉外企业、部门、国际经济组织以及我国派驻外国机构输送高端人才。例如南开大学开设了经管法试点班,学生从全校的经济学、法学和理工类学科中优选出来,毕业时拿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中的两个学位。据了解,目前全国启动此类试点的重点院校已有20多所。
 
而数量更多的一般性院校,也将重点放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同时特别注意根据学校所处的环境、经济社会的变化以及市场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调整培养方向,从发挥特色中积累优势。
 
根据自身定位的不同,不同高校考量教育质量的指标也明显不同。定位较高的院校,学生的外语和数理水平更高,考研、保研的比例相当高。而对一般院校来说,主要标准则是就业率。两类高校还针对各处的办学目标,对课程设置等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当前,我国经济学类专业教材、课程的国际化特征明显。教育部启动的“面向21世纪经济学”教材体系等,均加大了国际化进程的力度。尤其是金融、保险、国际贸易等学科,很多学校在本科教学中就直接引用中文版或原版国际教材,一些自编教材也渗入很多国际通用教材的内容。随着教育部推动国际教材,双语授课的课程也逐渐增多。据教育部高教司2005年对100多所高校的调查,经济学专业中专业课程双语授课的比例已达20%以上,在国内学科中排名靠前,可能仅低于理科。
 
与此同时,经济学类专业师资队伍日益国际化,大量“海归”拥入教学改革第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海外进修或研修经历的比重大幅提高。一些重点大学的老师,已经有60%甚至70%在国外学习或进修一年以上。据周立群统计,一些重点大学的青年教师几乎90%在国外进修或研修过。
 
而由国际金融、保险、精算、会计、审计等协会、组织举办的国际资格认证,也纷纷涌入我国高校。一些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时不仅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同时一举获得了这些国际人才市场就业的“敲门砖”。
 
周立群和刘伟均提出,虽然我国经济学30年的发展时间尚短,其阶段划分很难作到明确严谨,但总体上来说还是由恢复期到规模扩张期再到质量提升期,走在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各高校之间虽有差距但特点日益分明。
 
教育的产品是人才,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早晚要进入用人市场。作为近年来的热门专业,经济学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
 
2008年9月20日举行的第三届经济学教育年会上,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逄锦聚说,目前经济学专业就业率不容乐观。但周立群认为,整体上来看,我国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30年来就业形势一直不错,只是2003年以后,一些学校因为扩招在学生培养中出现一些问题使就业面临挑战。但据他调查,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依然最高,名校几乎都达百分之百,一般性学校或新创办学校的压力较大一点。
 
30年大事记
 
1977年,全国有二十几所高校设立了经济学专业。到1993年,全国各高校经济学类专业在校生人数已达48.34万人,就经济学专业数来看,到1993年已达17个。
 
1981年,经济学学科学位制度建立,包括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制度。至2007年底,设置经济学本科专业高等院校达520多所,并有权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8年教育部第四次调整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由原来的近600种减少到249种,其中经济学门类的本科专业减少为4个,即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和金融学。
 
1998年8月1日,正式成立了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大学原校长吴树青担任主任委员。2006年,该教学指导委员会完成换届,南开大学副校长逄锦聚教授任主任委员。
 
自1998年以来,根据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即包含共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4个课程类型,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形成了“8+5+8”的模式,简称“858模式”。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的本科专业设置信息中,在目前经济学类专业除目录类的专业外,恢复和新增设的还有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税务、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11个。
 
2008年9月20日,中国经济学教育第三届年会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本科经济学专业指导性规范》。
 
 
《科学时报》 (2008-10-21 B4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