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赵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21 6:12:20
本科教改:让精英之花开在大连理工

 
依山看海,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得天独厚的一大便利;而依靠教师,培养学生成长智慧和实干才能,同样是他们的一大便利。事实上,在这样的便利后面,是该校几十年来不断坚持的本科教学改革,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尽量让学生从成才到成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平台。最近该校举办的第十四次本科教学改革研讨会,更是提出了“实施精英教育,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新体系”的前进目标,为把本科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的拔尖人才进行新的探索。
 

大学里培养的精英人才意味着高素质、高潜力,而非具体哪一位“精英人物”。 袁建胜/摄
 
年届六十不曾老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以下简称大工)一直把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作为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三大件”来抓。不管是在学苏联教育时期,还是在艰难办学期间,以及到改革开放以后,如何培育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一直是大工本科教学工作改革的主线和目标。
 
大工教务处副处长刘志军介绍,自1989年以来的20年间,学校大规模的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就开了5次。“基本上每一次研讨都会对此前的本科教学以及实践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让本科生的学习和实践更能贴近社会需求。”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工就在两次研讨会的基础上提出了“打好基础、拓宽专业、加强能力、因材施教”的方针。刘志军表示,这些方针不仅是总结此前的经验,更是从当时的大环境出发来考虑学校的发展。
 
在此后的两次研讨会上,如何培养21世纪的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成为大工热议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参加讨论的教师、学院和学校的领导从人才定位、培养方式、本科教学现状、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讨论,充分认识到本科教学对于大学生的长远影响,着重强调基础性教学的地位和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将之贯彻到实际教学中。
 
如今,年届六旬的大工可说是:宝刀映日月,嘉书发春华。今年4月至6月,大工更是掀起了建校以来规模和时间都创历史纪录的本科教改大讨论。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从离退休的老校长、老教师,到现任的领导和教师、行政人员,甚至学生代表也参与其中,开展了7个专题、34个议题的深入研讨。
 
对于这次研讨,刘志军表示,从学校以及历史联系来说,主要是在本科教学改革目标的认识上进行总结和升华。
 
在这次研讨会上,大工提出了“131计划”,即以“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构建新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注重本科生培养体系的建立健全。据悉,该校要用精英教育的理念提升各项工作的目标和准则,为学生树立一个标杆,以此作为接受教育的一种榜样。这种“标杆”和“榜样”不仅要体现在教师和教学中,而且要体现在管理和环境中。
 
教学相长勤练功
 
在大工所开展的14次本科教学改革大讨论的历程中,早期的研讨会因为年代久远,详细情况很难细究,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该校不仅在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改革上进行研讨,更是身体力行。
 
不过,早在1952年,大工就开展“向苏学习”活动,借鉴苏联高校的办学经验,进行3个方面的教育改革:按专业培养人才;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翻译和应用苏联教材。那时候,学校提出的口号是:在学校里完成教育计划的任务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是中心工作的中心工作。
 
时过境迁,到了20世纪80年代,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搞好教学成为大工人思考的问题。刘志军介绍,在1980年4月,大工就专门建立了教学研究室,隶属教务处,负责组织全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同年7月,又成立了教学研究委员会,其职责是为学校培养人才出主意、想办法,努力实践,作出贡献。到了1984年2月,在原教学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高等教育研究室,由校长直接领导,负责组织全校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定期出版《高等教育研究》、《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等学术期刊,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咨询的服务。
 
在随后的岁月里,教学内容的改进、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课件的开发等都成为大工教师苦练的内功。
 
被评为首届高校教学名师的高占先回忆,那时候,很多课件都需要开发,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4年,他被任命为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开始带领一批教师和学生投入到有机化学新课件的开发中。如今,他们开发的课件“有机化学CAI课件——教学材料库”经教育部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40余所高校采用。高占先感叹,其实,在课件的开发中,学生也功不可没,“他们不仅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件,还能用电脑把很多新鲜的东西加进去,正好弥补了我们这些老教师的‘电脑缺陷’”。
 
也正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岁月,大工学生的创新实践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王续琨为代表的一些教师从理论研究入手,先后著书立说,探索创新教育的理论问题,成为传播和弘扬创新教育思想的先行者。与此同时,以滕弘飞、徐循为代表的一些教师,从教学实践入手,跨院系成立教改小组,开展“三小一环”(小专题、小调查、小发明,并纳入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改革实践,并探讨课堂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时,大工抓住机会对上述教学改革加以总结推广,于1986年在机械系率先成立大学生创造发明协会——机械系小发明协会。协会举办培养创造性智能系列讲座,邀请唐立民、徐利治等一些著名学者为大学生作专题报告,参加报告会的师生达2000多人次。第二年,创新之火燃到全校,大工成立了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从最初的20平方米的活动房间,直到后来成长为创新实验学院。该学院成为主修专业学有余力、有特长和兴趣的本科生进行创新学习的“自选学习学院”,被学生形象比喻为“自主学习超市”。现在,大学生搞科研,不仅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指导和管理,学校每年还专门划拨150万元的经费进行支持。
 
今年8月,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创新实验学院时,对该校资助学生作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创新思维的举措给予肯定。她说:“就像钱学森所说,‘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没有顶尖级科学家、高技能人才’,这两种人才我们特别缺乏,大连理工大学采取的这个办法很好,在学生上学期间,增强动手能力培养,毕业后,会很快适应社会需要。”
 
对于教学、科研、实践的关系,20多年来坚持在大工本科教学一线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志义表示,从建校起,学校就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教风,教师不但要讲课,还要搞科研,“通过科研才能对专业知识有更深的体会,才能通过积累逐渐丰富专业知识,再将这样的体验提炼出来传授给学生,学生才会信服”,“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背后的知识”。
 
志在千里育精英
 
对于精英教育理念,大工校长欧进萍院士表示,实施精英教育,也是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促进。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管理队伍、后勤保障等都应确立更高的目标,为培养精英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使学生自踏进校门之初,就拥有一个标杆,知道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并主动地去追求成为这样的人才。
 
当然,对于精英教育的提出,也有人表示过不同意见,把精英教育和贵族教育等同起来,认为这样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潮流相违背。再比如说,现有条件是否足够支撑精英教育所要搞的小班讨论课等。
 
对此,欧进萍认为,提出精英教育,恰恰是在当前的形势下给学校进行的合理定位。在他看来,作为进入“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上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有优秀的生源,中间有良好的办学资源,因而必须承担为各行各业培养中坚力量和领跑者的责任。而这种培养,与国外一些大学的贵族教育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他表示,大工所培养的精英人才,绝不是指“精神贵族”和社会特权阶层,也不是某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其素质和作用的要求。培养精英人才,反映了大工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其核心是用高水平资源进行高水平培养。不能将其简单地和狭隘地理解为针对具体“精英人物”(如政界领袖,企业界的厂长、经理等)的培养,更不能认为通过这一培养过程就能造就出这样的“精英人物”,而是具备发展的潜质,为今后的出类拔萃奠定基础。
 
如今,大工的教师,不论是教授还是副教授,甚至讲师,不仅要给本科生上课,还要每年至少提出一个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研究项目,接受至少一名大学生承担该项目研究。目的就在于让这些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能够相互交融,不仅喜欢学习,更要勇于实践,最好形成一种意识上的自觉,向着精英人才的目标前行。
 
《科学时报》 (2008-10-21 B1大学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