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邓喻静 赵娜 来源:环球 发布时间:2008-10-11 12:15:5
全球华人学生理想雇主调查:稳定感成为择业重点

继与瑞典Universum公司合作,连续三年受权发布其推出的全球大学生理想雇主排行榜后,今年《环球》杂志与Universum联合发布的2008年最新榜单,将目标锁定在包括海外华人学生群体在内的全球华人大学生身上。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与世界的交融日益深入,海外华人学生群体也不断壮大。作为今年的重要特色,除了公布中国国内大学生理想雇主排名,Universum调查将全球华人学生作为独立的目标群体加以调研,生成一份独特的全球华人学生理想雇主排行榜。这份榜单,清晰直观地为我们展示了当代海内外华人学生的择业观。
 
榜单的中国特色
 
作为全球理想雇主榜的一项传统特色,榜单运作仍将调查对象锁定为两年内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今年的调研在全球30多个国家、逾20多万毕业生中进行,调查的中国内地部分,涉及70 所重点高校的16815 位学生。与去年一样,中国内地的排行榜体现了较好的稳定性,上榜企业大起大落的现象不多。
 
相比去年过半的比例,今年国内理想雇主的调研中首选外资企业的学生总数明显下降,而选择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学生数量都有较大增幅,分别排在学生最向往雇主的第二和第三位。
 
在国内理想雇主排行榜中,内资企业走强形势依旧,占据了前二十位的半壁江山,除了中国移动连续第四年拔得头筹外,中石油和中国电信再次稳居前十,而中国银行和百度窜升迅速,首次进入前十,分列第四和第八。此外,榜单前百名中逾七成的上榜内资企业都有幅度不一的增长。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国有为主的内资企业在国内的认同度在不断上升,但在榜单上仍然没能“走出”国门。在其他国家的排行榜上,许多跨国公司的名字反复出现,如Google在各国前十名的综合榜单和华人榜单中都出现过6次,其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相比之下,中国前十名中的5家本土企业没有一家出现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榜单的前十名中。
 
Google大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邓涛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理想雇主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因素: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企业环境和人才培养机制、有较稳定和强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创新机制。他认为,中国企业可以资本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却依然没能够切实吸引到外国人才,这说明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Universum中国区首席雇主品牌管理咨询顾问高颖介绍,在其他国家进行调研的过程中,还是有许多华人学生表露了对国内企业的向往,虽然属意于一些知名跨国外企,但也并不妨碍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成为他们未来就业的首选。
 
“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在外企中只能升职到一定的层次,不能进入管理层,”邓涛认为,一些留洋的华人学生普遍认为,跨国公司存在“玻璃屋顶”,也就是说高级管理层的职务,比如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和副总裁,只会由西方人担任,而国内企业的成长空间却相对要广阔许多。
 
近年来许多大型国企业绩持续向好,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形象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其行业垄断色彩、较高的利润率和工作稳定性等优势也为他们在吸引人才方面构建了相当的竞争力。
 
但对于那些更有勇气,不怕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大型跨国公司仍是他们证明自己、开拓国际化视野的好地方。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接受调查的华人学生在被问到“毕业后最希望去哪种类型的公司工作”时,仍有42%的人选择了“外企”。
 
次贷危机无碍华人学生青睐金融企业
 
在今年首次亮相的全球华人学生理想雇主榜上,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是,尽管身处世界不同角落,各国华人学生的选择还是趋于一致。在欧美和新加坡等5个国家的华人商科学生榜单中,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出现5次,高盛和麦肯锡出现了4次,而在另一份华人工科学生榜单中,宝马出现4次,IBM、微软各出现3次(见表)。
 
这一趋势更集中地体现在行业性的选择上,银行和金融服务业则尤为突出。华人学生选择的银行和金融服务业的上榜公司数量总会高于同一国家的综合排名,如在英法两国的综合榜单前十名中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而这两个国家的华裔学生却分别选择了5家或以上银行和投行上榜。
 
在国内榜单的调研中,商业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也位列商科学生最理想行业的前两名,显然,次贷危机和国内金融市场的疲软并没有影响到它们在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地位。
 
高颖认为,行业波动不大可能迅速影响学生对于企业的认知,这一传导过程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多年来,商业银行和金融服务类公司一直走在人才战略的最前沿,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所提供的高回报率仍是感召华人毕业生的根本所在。
 
在今年各国华人学生的综合榜单上,与IT企业普遍的下降趋势相比,互联网企业全线飘红。除了Google等作为领军角色的互联网企业,国内新兴网络公司如阿里巴巴和盛大,凭借其令人瞩目的上升势头,也迅速得到国内学生的热捧,创造了今年榜单的最大涨幅。
 
对于这两个关联紧密的行业在榜单上所呈现出的差异,邓涛认为,虽然二者竞争的人才和技术平台并没有实质区别,但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技术瞬息万变,创新空间较大,发展潜力无可估量,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眼球;而IT行业的创新多在于硬件,难出成果,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难度更大。
 
在今年的国内综合榜单上,曾在2007年大热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企业,也因其业绩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下正经受巨大考验,吸引力大打折扣。三星、LG、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排名都有明显回落。此外,快速消费品企业和制造企业表现平平,而管理咨询企业却有不俗的表现。
 
对此,邓涛解释说,许多曾经热门的行业在发展一段时间后会进入一个比较平稳的时期,虽然不像那些刚兴起的行业风光无限,但仍是值得考虑和选择的。“当前的华人就业市场仍比较浮躁,跟风现象严重、不够理性,其实像化工和快速消费品等相对成熟的行业应仍不失为上乘之选。”
 
“稳定感”成为华人学生择业重点
 
在这次全球理想雇主调查中,华人学生们不仅选出了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公司和行业,还回答了诸如职业目标、理想部门、雇主吸引力的驱动因素等一些问题,而身处海外的华裔学生和国内学生的回答也不尽相同。
 
海外华人学生普遍看重“获得国际化的职业生涯”,法国和德国的华人学生更将其视为自己的首要职业目标,但它在国内学生群体中却没有赢得足够的认可度,排在五名之外。
 
“这些留洋的华人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会有一个更高的期望值,而无论是他们本人还是家庭方面所做出的较大投入都促使他们寻求一个高回报的工作,跨文化的教育经历、开放的国际视野更强化了这种选择。”高颖说。
 
而一个更普遍的现象是,许多海外华人学生开始将“国际化的职业生涯”作为自己回国就业的一大跳板。他们意识到,发展机会最大、上升潜力最快的职位可能是在国内,在他们眼里,若要在国内获得成功,海外的工作经历必不可少。
 
在职业目标的综合排名中,“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仍然作为一项国际化的共识排在全球华人榜和欧美榜的首位,而“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首次进入前三甲,成为今年Universum公司中国区调研的一项重要发现。
 
“相比他们的师兄师姐们,生于社会转型期的‘85后’和‘90后’对安全感和生活稳定的渴望更甚前者,”高颖分析,这也许可以解释在中国学生“理想工作行业”的选项中,政府机构/公共服务、学术研究为何能受到空前的追捧。
 
“奉献社会服务人类”成为今年职业目标中华人学生与国外学生反差最大的一项,华人学生对该目标的认同率排在榜末,而欧美学生则继续将其视作重要的价值选择之一。“没有人会否认这个目标的重要性,但对于一些华人学生而言,这并不是放在首要位置去考虑的事情”,高颖认为,有待完善的慈善机制以及中国学生所面临的生活和就业压力,使这项目标变得有些遥远。
 
此外,外国学生对于“接受竞争性或脑力上的挑战”的认同,也大大高于华人学生,该选项在各个国家的得票率均超过40%,而国内得票率尚不到20%。显然,欧美的年轻人更期待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对于“雇主吸引力的驱动因素”,海内外华人学生的选择趋于一致,都认为“专业的培训和发展”最有吸引力,在人才国际化的时代,华人学生在对第一次就业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可能性。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