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中国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出版座谈会举行 李振声等参加
  来源:科学时报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9-6 8:4:56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9月1日,由卢良恕院士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出版座谈会在友谊宾馆举行。该书由凤凰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从现代农业建设、粮食和食物安全、区域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4个方面,在总结卢良恕院士近60年来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战略思路、学术观点等的基础上,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与重要策略。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他们认为该书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展现代农业要因地制宜
 
卢良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我国著名农学家和农业宏观战略专家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提出了震惊世界的中国粮食威胁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们就已经感觉到这个问题。当时中国正处在有限资源合理利用时期,但无论是土地资源还是水资源,中国人平均占有率都在世界平均数以下,因此我们提出了调整配套食物结构,从食物安全的高度审视粮食安全,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做好。
 
粮食和食物之间有很大的距离,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会议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约定》,其中分为了3个部分,一个是从数量上来讲,要求人民既能够买得起、又能够买得到所需要的基本食物。目前我们温饱问题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第二个是从质量角度来说,也就是说考虑到食物的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安全,这些问题现在看起来比较严重。第三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物取得的可持续安全,就是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个问题很严峻。
 
现代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强大支柱,我们现在以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城乡结合协调发展为重要前提,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紧密地结合起来。建设现代农业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转变。
 
农业分区发展要因地制宜,粮食安全需要根据粮食政策的区域差别加以保障,发展现代农业也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分类发展、树立核心的视角。我国东南地区城市和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要发展为城市服务的高精尖的农业,扩大观光和休闲农业比重,减少工业和城市活动对农业的污染,提高农业的收入。中部和东北部地区,要鼓励耕地扭转,发展合作经济,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国家对产粮大区要进行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且要给予适当的补助。同时发展县域和集镇经济,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西部和西北干旱地区要发展节水和特色农业,不适宜大水漫灌,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山区、干旱地带,人口要进行调整,以减轻农业负担,退耕还林、还草。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匀。类型很复杂,所以一定要分成不同类型区别对待、因地制宜。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支柱,今天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农业现代化的程度。
 
关于体制应该坚持4个不动摇:第一,坚持农业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指导,以工业为主的地位不动摇。第二,坚持现阶段科研机构的总体位置不动摇。第三,坚持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合理配制不动摇。农业的基础性研究是不可缺少的,应用研究我们要尽量和生产结合,开发研究的合理配制不动摇,简单地讲,省以上的科研单位,应该以基础性研究为主。第四,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不动摇。我们现在农业科研的投入只占GDP的0.5%,而全世界的平均值是1.07%,发达国家是3.2%。这4个不动摇的基本原则,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确定了现阶段的方向,为农业向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从猪肉涨价看三元结构
 
李振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对现代农业、食物安全、区域布局、科技进步,卢良恕都有非常重要的、独特的见解。书中4个不动摇的提出,对于我们农业科技队伍的稳定和体制的建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书不仅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有一些观点对现在和今后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生产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从科学依据方面谈一点学习的体会,主要有两点:
 
第一,关于种植业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的问题,这是过去没有人提的,是新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生产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在这个关键时期卢良恕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新的观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产生了变化,不仅要求有稳定的口粮供应,而且还要有动物性食品的稳定供应。过去我们只是解决口粮问题,二元结构就行了,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可是到了不仅要求有口粮供应,还要有肉食供应的时候,就要把饲料作物从粮食作物中分离出来,解决肉食品的稳定供应问题。所以卢老提出这个“三元结构”,是在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作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个战略观念很符合我们的现实情况。
 
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座谈,对“三元结构”这个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就是从我们现在最近出现的猪肉供应不稳定的问题,追溯到出现今天的情况原因在哪里。农业部作出了一个分析,一个原因是畜牧业生产的周期波动的影响,另外一个原因,根本问题是饲料供应问题。就说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饲料生产的体系。
 
去年年底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持续攀升,到今年5月份已经达到每公斤1.55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6%左右。根据调查,出栏一头猪仅饲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到50元。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我国的肉食品生产还远未达到稳定供应的程度。卢老提出解决肉食生产的稳定供应问题,这么多年还没有解决。
 
按照卢良恕的思想,要加强饲料生产。从发展来看,饲料产业是农业中最大的产业。就农业的数量而论,农作物生产产量的一半是秸秆。有人估计,将来粮食产量中,要作为饲料的部分可能还要继续增长,有可能达到50%。饲料产业将来可能成为农业中最大的产业。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提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研究对三元结构的研究、示范和推广的力度;加强和促进饲料产业的生产,为食物性食品稳定的供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点,关于扩大大豆兴农计划问题,这个计划是卢良恕和团队同志共同提出来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重要的新概念。卢良恕院士在担任国家食物和营养结构委员会主任期间,围绕我国食物营养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我国国情和饮食习惯出发,提出了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符合我国国情的食物结构,并向国家提出了实施大豆兴农计划的建议,这项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准,在内蒙古、陕西、河南、北京等试点地区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功经验。如果把过去实施的经验和建议集中起来,提出一个新的实施方案,我觉得对中西部地区有很大的帮助。中央现在提出来要缩小贫富差距,对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儿童健康、国民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觉得这项工作也应该引起重视。
 
草粮分家需要取得共识
 
张子仪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饲料与动物营养专家
 
我认真地读了卢良恕的这本书。以前很多我不知道的,或者我心里存在的问题,这本书都给了我很好的启发。这是一本一下子把宏观的方向指出来的书,对我是一个启蒙。
 
这本书是卢良恕毕生工作的袖珍版和浓缩版,好看,好懂。他经常和我说,“现在是饲料和粮食一团混账,叫做粮饲不分、草粮分家,这个问题是很麻烦的。大家知道以粮为纲不对,但是草粮分家这个还没完全取得共识。粮食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没有分,现在说粮食,粮就是食,民以食为天,食不是光非粮不行。希望卢良恕能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就这个问题再写一本书。
 
系统、全面、全新的观点
 
方智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副主任,我国著名蔬菜遗传育种专家
 
向作者、向出版社祝贺这本书的出版。
 
卢良恕是受到我们国家农业科技界的尊重的老一辈科学家,在农业科技方面为我们国家作出很多杰出的贡献。这本书我仔细看了,这是他这一辈子重要成果的结晶。对与现代农业、食品安全、农业科技方面的论述非常系统、非常全面,而且很多有全新的观点,具有前瞻性,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我想我一定要系统地全面地学习,用这本书指导我们今后的一些工作。
 
这是农业经验性问题的总结
 
万宝瑞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著名农业经济专家
 
这本书是一个农业经验性问题的总结。我学习该书以后有4点体会:
 
第一,现代农业已经作为我们国家政府发展农业的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卢良恕院士比较早地在他的《新技术革命与农业现代化》一书当中提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用来表示某些国家农业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卢院士提出的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而中央有关文件也得到了体现,科研成果已经变成了现实的政策。
 
第二,卢院士在这本书当中提出粮食和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始终是制约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食物结构的改善和食物安全,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所以粮食和食物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区域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多个气候带,不同的区域的土壤、温度、降水量,以及品种资源等等都是不同的,所以农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特点。
 
第四,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进步史,卢院士始终倡导“农业科学研究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
 
时代性、系统性、创新性
 
洪绂曾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原副部长,著名草业与生态专家
 
这本书我认为有这样3个特点:
 
第一,时代性。这本书比较全面地阐释了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贯穿全书,它的论述有显著的时代特点。这本书对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特征、形态都有着比较深刻的阐述。
 
第二,系统性。本书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来论述现代农业,阐述了我们国家农业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的重点任务、主要的战略性的举措。书里提到的西部开发问题、食物安全问题、走新型规划道路问题都是和发展现代农业密切相关的,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中国农业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
 
第三,创新性。全书在现代农业的理论、食物安全的构想、区域农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撑和保障等等论述当中,都具有许多创新的论点。卢老提出的贡献问题,主体地位问题,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三者结合的问题,政府投入为主体的问题,都是对目前非常有针对性的、又有创新性的、适合本阶段的观点。
 
再版时希望补充的五点
 
韩德乾
 
农业部原副部长、科技部原副部长、著名农业与科技管理专家
 
卢良恕具有战略思维。这里面涉及到怎么从全世界、从全国经济总体发展形势来布局。
 
在看他的这本书和他的其他作品以及我们交谈和一起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我认为有几点在书中没有体现出来。
 
一是对农业特性的认识,我认为卢良恕对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基础性、农业的工业性、农业的环保的重要性、农业的科学性这方面都有很多很精辟的论述,而书中没有收录。二是对食品安全的问题。民以食为天这是我们以前的老话,但是食以安为先,这个“安”不仅仅是粮食安全的问题,还包含着营养和人类安康的问题,在这些观点上面,卢良恕都富有很多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观点和论述,书中也没有收全。三是在我们国家恢复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好的生态环境方面,卢良恕鲜明地提出草灌乔还是乔灌草。四是卢老认为根据作物的特色、特点,根据世界通行的办法,我们应该改变二元结构,应该把饲料从粮食里面分出来,这样好统计,也好计划、规划,应该是粮食、饲料、经济作物这样分类。五是卢良恕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提出发展农业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根本在人才这个理念。以上5点希望本书再版能够深入、全面地阐述。
 
一本“三好”书
 
刘志澄
 
中国农科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农经学会名誉会长、著名农业经济专家
 
作为一名读者,我把对这本书的评价概括为该书是集内容好、装帧好、版式好,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的好书。为什么叫“三好”?第一,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富有强烈的时代感。第二,装帧精美、朴素大方,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力。第三,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60年的缩影
 
刘旭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卢良恕这本书,是他向中国农业贡献60年结果的提升和总结,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60年的一个缩影。这本书勾画了现代农业的方向或者它的框架,阐述了粮食和食物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突出了区域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展示了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发展。达到了在农业科技理论方面的一个升华与创新的结晶集成,也实现了农业科研发展的实践中总结提升的净化和浓缩。
 
本书不仅科技工作者可以读,对行政管理工作者也大有益处,一般的从事农业工作的人都可以读这本书。
 
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唐华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
 
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有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这本书对中国农业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卢良恕提出的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是一个非常大的战略,指导意义也非常强。关于现代农业建设,他也是很多年前就开始研究。比如卢良恕提出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的产业化提升农业,用现代的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二、决策参考性非常强。他提出从粮食到食物、三元结构等,政府的很多文件里面,包括中央一号文件,都有非常好的体现,许多地方政府在作结构调整,包括新时期农业发展战略方面,都先后被采纳。
 
三、对于不同层次的,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形成开拓战略型的思维,开阔视野也有很好的引领作用,指导我们树立宏观和战略性的思维。
 
为农业科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秦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我想谈一点学习心得。
 
一、这本书对农业科研的未来指明了一定的研究方向。现代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总的方向。这本书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关内涵、特点、建设的重点都很明确。
 
二、这本书为农业科研工作者理清了思路。卢良恕有关食物安全作了非常明确、非常清晰的界定,既有数量安全,也有质量安全,还涉及到资源,从3个角度系统地概括了我们国家的食物安全,使农业科研工作者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
 
三、这本书帮助我们坚定了信念。卢良恕在书中提到的四个不动摇,使我们科研工作者坚定了信念,对未来的研究充满了信心。
 
四、卢良恕本人和这本书,不论是从崇高的人品,严谨敬业、精益求精的作风,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精神,为我们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这也是我们未来进一步前进发展的动力。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勾画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江西农大选育的“淦鑫688”通过农业部...
广西完成农业领导干部轮训
河北农业新技术可年增产玉米8亿公斤
中国农大助力四川洪雅发展现代农业
世界青年摔跤锦标赛在中国农业大学闭幕
中国科学家出任全球最大农业研究组织秘书长
中美联合成立国际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70后首进院士候选人名单 年轻人占半壁...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名单
抗议定价高昂 编辑揭竿而起 学术出版界...
8月30日《自然》杂志精选
久违地球近百年的御夫座流星雨将于9月1...
谁是优秀的科学家 H指数来预测
《自然》:颠覆传统认识 干细胞如何书写...
涂光炽:一位真正的学者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