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九月三十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海洋一号B”卫星在轨交付仪式,正式将该颗卫星交付给国家海洋局使用。
今年四月在太原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B”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经过在轨测试,现已具备实时接收中国海岸带、海岛,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以及获取周边海域、热点地域、极地动态海洋资源与环境信息的能力。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表示,“海洋一号B”卫星交付使用,正式开始业务运行,标志着中国卫星海洋监测向着业务化应用迈进了一大步。国防科工委将认真落实《航天十一五规划》,努力建立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系统,加速“海洋二号”卫星等新型海洋卫星的工程研制,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推动海洋业务卫星系统建设,加速卫星技术及应用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称,“海洋一号B”卫星交付使用后,卫星数据将逐步进入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灾害监测的主要业务系统,成为全面提升海洋管理水平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该星不仅要服务好国内各类用户,还将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中国海洋卫星在国际各相关领域的应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新任总经理马兴瑞说,作为卫星研制方,该集团将与用户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做好“海洋一号B”卫星在轨技术支持保障工作,确保卫星在轨运行稳定,使之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对“海洋一号”后续卫星立项尽快开展论证工作并尽快投入研制,以确保中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连续、业务化运行。
记者同时获悉,中国“海洋二号”卫星已于今年一月正式立项研制,计划二○○九年发射升空。
“海洋一号”和“海洋二号”卫星相互独立、各有侧重,可起到一定互补作用。专家介绍说,“海洋二号”为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它以通过主动微波探测全天候获取海面风场、海面高度和海温为主,可满足部分海洋预报应用要求,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