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王晓渔:西南联大,已成绝响
 作者:王晓渔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07-9-21 11:6:4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在一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西南联大依然成为一所让后人无限缅怀的学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自由的教学和自治的管理。
 
今年是西南联大70周年,各地又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1937年8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次年西迁,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总共存在8年零11个月,在校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有3800人。从规模而论,今日一所大学1年的招生和毕业人数,就可以超过西南联大将近9年的成果。如果从办学条件、财政力量、外部环境等各方面来谈,西南联大更是无地自容。就是这么一所学生要一边听课、一边准备“跑警报”的学校,创造了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也培养出中国学术史的“全明星阵容”。
 
西南联大不仅为校友所认同,还被几乎所有的中国学人认同。可以这样有些煽情地说,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和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是所有中国学人的心灵故乡。我不想无限神话这两所学校,深入它们的内部,同样会发现无尽的纷争。可是,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大学,是拥有灵魂的大学。这种评价似乎低估了它们,但放在历史的脉络里,实在是一种“高度评价”,因为绝大多数所谓大学,实际只是四年制的职业学校。北京大学的魅力,来自“兼容并包”。西南联大的魅力,按照西南联大纪念碑的说法,就是继承了“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的特点。
 
与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相比,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具有两个劣势。第一,从外患而言,五四时期的中国虽然成为各国的势力范围,但毕竟不像抗战时期,国土大面积沦丧;第二,从内忧而言,北洋政府虽然有专制的一面,尚没有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体系,与国民政府推行意识形态控制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在这么一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西南联大依然成为一所让后人无限缅怀的学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自由的教学和自治的管理。
 
我们经常说思想自由和学术,但它们经常被限于研究层面的自由。大学不等于研究所,除了研究还要承担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层面的自由尤为重要。缺乏这一中介关节,教师和学生就只能使用“哑语”,依靠“猜口型”互相交流,谈不上教学相长。2006年,西南联大校友、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一纸风行。他用了很多篇幅谈到西南联大的生活,其中的关键词只有两个字——“自由”。“无论干什么都凭自己的兴趣,看什么、听什么、怎么想,都没有人干涉,更没有思想教育”,这位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中文、外文四系的“见异思迁”的学生这样回忆。
 
教授治校这种自治的管理方式,是民国年间很多大学的惯例。但西南联大在教育部面前也坚持自治的原则,这大概是其他大学无法享受的特权,然而这种特权并非恩赐,而是争取而来。据西南联大教授冯友兰的女公子宗璞先生回忆:1942年6月,教育部长陈立夫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务必遵守教育部核定的应设课程,统一全国院校教材,统一考试等新规定;西南联大教务会议表示,这样将把大学等同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还指出“教育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教育部为有权者,大学为有能者”,应当“权、能分职”,最终西南联大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统一教材。
 
(王晓渔 上海学者)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媒体评论:今日高校应从西南联大吸取什么...
纪念西南联大成立70周年 三校启动校长...
纪念西南联大创立70周年 北大清华南开...
重建西南联大没有必要——与邹承鲁院士商榷
邹承鲁:建议重建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教育
钱能欣忆西南联大步行团“长征”:这一路...
烽火中的“科考”——吴征镒回忆西南联大...
科技部公示07年973项目经费预算初步...
谁能科研管理双肩挑?“我就是其中之一!”
9月13日《自然》杂志精选
科学网关于“发帖恶意攻击许智宏、陈建生...
邓子新团队发现DNA第六元素硫
全球假学历成灾 “多米诺骨牌”推倒政要...
中国驻美外交官:美国大学排名的背后
“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启动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