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数学与科学史丛书:破解岁月尘封的历史之谜
 作者:钟华 来源:科学时报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9-20 3:12:10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今年8月,《算法的源流——东方古典数学的特征》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而这已经是 “数学与科学史丛书”的第三部作品了。在国内科学史尤其是数学史原创图书不多的今天,这套丛书的出版显得尤为可贵。


 
西北大学是2005年之前国内高校唯一的数学史学科的博士授权单位。2003年,在申请建立首批国家科学技术史博士后流动站的时候,西北大学数学系教授曲安京计划在西北大学“211工程”的支持下,与科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一套主要反映西北大学科学史学科学术研究成果的丛书。
 
作为丛书主编的曲安京教授对于“数学与科学史丛书”的设想,却与目前国内出版界比较流行的丛书有些不同。首先,这套丛书没有组织丛书编委会,主要以学术价值为标准,由主编确定入选的作品;其次,这不是一套主题明确的、“快餐”式的商业丛书,他们不打算一次性推出一批书,而是以成熟一本,出版一本的方式,持续地、缓慢地出版一些打磨多年的学术著作;第三,丛书中不会有“命题作文”,也不打算迎合时尚,举凡与数学科学史有关的学术著作,原则上都在考虑之列。
 
没想到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分社社长胡升华与孔国平编辑的认同。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对他们的设想也表示肯定,欣然答应担任这套丛书的名誉主编,并为丛书赐序。2005年,“数学与科学史丛书”的头两部作品《数学的进化——东西方数学史比较研究》与《中国历法与数学》甫一出版,就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
 
《数学的进化——东西方数学史比较研究》的作者李文林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的研究员,西北大学双聘教授,长期担任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近年来,无论数学界,还是科学史界,对开展近现代数学史研究的呼声都是很高的。作为国内研究近现代数学史的权威之一,这本书汇集了作者近30年来在数学史方面的主要论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学者在这个方向上的研究水平。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促进国内近现代数学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曲安京教授著的《中国历法与数学》一书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常数系统与数学方法,阐述了“天文常数系统”的构成原理与意义。从数学的角度,深刻探析传统历法中蕴含的算法的真实意义,从而为揭示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诸多谜团,给予逻辑上自洽的答案。这也是作者对自己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阶段——数理天文学史研究的一个小结。
 
而今年出版的《算法的源流——东方古典数学的特征》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这本书的作者、已故的西北大学科学史学科的创始人李继闵,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中国数学史界的杰出代表,被吴文俊先生誉为“继李俨、钱宝琮、严敦杰三老之后最有贡献者之一”。在他的学生曲安京看来,“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与热点。因此,我们将他生前的所有数学史论文编辑出版,一方面出于对老师的缅怀,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本著作,比较集中地回顾一下20世纪80年代中国数学史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与流行的研究方法”。
 
据曲安京教授介绍,日前刚刚脱稿的《中国数理天文学》是《中国历法与数学》的姊妹篇,将在明年上半年问世。在这部书中,他全面系统地讨论了中国传统历法在气朔发敛、日躔月离、晷影漏刻、日月交食、行星理论等方面的计算方法,及其天文意义与数学模型。另外,明年还要交付出版两部书稿,分别是研究文艺复兴时期卡尔达诺代数学和近现代数学史的著作。
 
美国数学史家克莱因曾经说过:“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尽管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与数学打过交道,但对于什么是数学史,以及数学史研究的意义,大多数人却十分困惑。
 
李文林研究员在《数学的进化——东西方数学史比较研究》的序言中的一段话,或许是对这个疑问最好的注解:“数学史研究具有三重目的。一是历史的目的,即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二是数学的目的,即古为今用,为现实的数学研究与自主创新提供历史借鉴;三是教育的目的,即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史,这在当前已成为一种国际现象。这些都是数学史的价值所在。”这大概也是“数学与科学史丛书”在学术研究以外的文化和普及意义吧。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数学史:破解岁月尘封的历史之谜
吴文俊院士:中国成为数学强国指日可待
中国成为“数学强国”指日可待
数学与中国文学
国际数学地质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
国际数学地质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
印度人可能取代牛顿成为现代数学理论的创...
数学家杨乐畅谈1977年恢复职称评定的...
科技部公示07年973项目经费预算初步...
谁能科研管理双肩挑?“我就是其中之一!”
9月13日《自然》杂志精选
最新研究显示:行星“虎口脱险” 地球命...
科学网关于“发帖恶意攻击许智宏、陈建生...
邓子新团队发现DNA第六元素硫
《自然-纳米技术》:2万黄金微粒绘出太...
全球假学历成灾 “多米诺骨牌”推倒政要...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