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世界著名心智和语言哲学家约翰·塞尔在清华论坛作了题为《社会本体论》(Social Ontology)的演讲,为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这样一场学术“盛宴”奉献了最后一道“佳肴”。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蔡曙山教授认为,本届学术大会最重要的意义有3个方面,一是促进中国学术的国际化,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二是符合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提升清华大学在世界的知名度;三是有利于逻辑学和科学哲学的学科建设和国际化,促进中国学者与国外的学者在这个领域的交流。
学术“盛宴”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图景
8月15日,世界著名心智和语言哲学家约翰·塞尔在清华论坛的演讲为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画上了一道浓笔重彩。这天下午3点,清华主楼大厅内,本届大会的最后一次大会演讲暨清华论坛在此隆重举办。本届清华论坛与往届不同,座位上70%的参加者是金发碧眼的老外,其他是国内高校师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智和语言哲学斯卢瑟讲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人文科学总统奖章获得者约翰·塞尔受聘为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并作题为《社会本体论》的演讲,可谓是这次学术“盛宴”最后一道“佳肴”。
记者了解到,约翰·塞尔这位世界知名学者很少在国际会议上出现,一些欧美知名学者对能够在这次大会上见到塞尔教授感到惊讶。为邀请塞尔教授参加本届大会并聘请他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本届大会第一副主席、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蔡曙山教授于今年初专程赴伯克利访问塞尔教授。蔡曙山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即开始追随塞尔教授从事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逻辑的研究,与他有10多年的交情。此外,本届大会另外两位大会演讲者也是世界顶级学者,一位是联合国教科文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执委会主席、本届大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阿道夫·格伦鲍姆;另一位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数学与逻辑学教授埃尤德·赫鲁索夫斯基。他们已经先期作了大会演讲。
本届大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巍介绍说,为保证大会的学术质量,大会组委会共邀请了54位特邀演讲者,他们都是该专业领域的代表人物。被这样顶级的学术大会邀请为特邀演讲者是极高的学术荣誉。54位特邀演讲者中,有4位是中国大陆学者,2位是海外华人学者。本届大会特邀演讲者中,华人学者人数高于历届大会华人学者人数。本届大会报到人数650人,实际到会人数500多人。本届大会的参加者80%以上是中青年学者,很多研究生也报名参加了大会。本届大会共分为16个专业小组。按照事先编制的大会程序,所有大会代表都在各个分组会上作了发言。
类似如此规模的国际大会在国内举办并不多见,事实上,能达到该会层次的国际学术大会今年只有这一次。
中国学者见证国际学术会议
张君是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的04级博士生,他有两个身份,一是会议的参与者,另一个是志愿者。2006年底开始,20多名大会志愿者进行了多次培训,内容主要是熟悉大会工作语言英语、了解与外宾交流的要求等。今年7月以后,大会进入倒计时,大会志愿者进行实兵演习,从大会报到的流程、大会分组会议室的位置,甚至大会引导人员的站位,都进行了演练。
张君在A2哲学逻辑和应用逻辑会场,和他本人的专业比较接近。接触了很多学术“大牛”,让他很兴奋。特别是见到了当年为IBM服务的世界著名的四人科研小组中的两位,张君向他们请教有关自己的博士论文的问题,两位学者还给了不少意见,提醒他注意换个角度或者说用多角度来分析。
“如果某个会场是‘大牛’作演讲,会场突然会聚集很多人,大家都是冲着演讲者来的,甚至站着听。”张君说,逻辑学家并不是人们想象的比较刻板,他们演讲非常风趣、生动,很吸引人。
张君与这些“大牛”相处有一周时间,中间陪同他们到长城,他感到学者们非常有大家的风范,以前只是从书上看到,这次听他们的报告,不仅在学术上收获很大,更重要的是全身心地感受到他们的方方面面。张君说,参会的同学都感到和学者们交流很受启发,他们从更高的角度给一个答案,一般是他们想不到的。
王巍参加过2003年在西班牙召开的上一届大会,他对这两届大会作了一些比较。首先,上次只有4位国内学者参加,这次有100多人,其中4位是特邀演讲人。其次,大会特邀演讲人比上次要多,还邀请到几位国际知名哲学家作大会演讲。第三,国内发言者有超过一半的是博士生,他们成为中国学者参加本届大会的主力。因为本届大会在中国召开,大会组委会制定的收费标准对国内学者很有利,王巍介绍,中国学者所交的会务费只有国外学者的一半,学生再减半,大约是500多元。
王巍特别强调,数量上的对等,加上是主办国,国内学者与国际学者有一个平等的对话。从学术成果来看,此次会议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王巍从广度和深度上分别作了解释,一方面,会议专题把逻辑学、科学哲学中所有学科都涉及到了,每位学者都能在会议上找到同行。另一方面,54个顶级学者分布在每个会场,也就是说,每个专业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
作为大会的工作人员,而且从最初就做组织工作,王巍有很多体会。他说,国际学者对本届大会都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配合,例如,他在给每个小组分配主席时,只是将分配方案发邮件给每个人,没有学者提出异议。
国际学术大会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蔡曙山告诉记者,国际学术会议有3个规格。最高规格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学会或其分会组织召开、每4年到5年一届、带序列号的国际学术大会,称为第某届某某大会(Congress),如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这类大会,如果连续召开10届以上,中国科学院给予最高学术评价。第二类是某学科的学术年会(Conference),每年召开一次,这类学术会议评价次之。第三种是一般的会议(Meeting),常常由某个学者邀请一些国际同行参加,随时随地可以举行。
本次会议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DLMPS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自1968年举办以来,至今已是第13届,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在亚太地区召开。蔡曙山和王巍都认为此会议是今年国内召开的唯一一个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会议。前几年召开的国际心理学大会及国际数学家大会是相同规格的大会。
一次高规格的国际性学术大会到底意味着什么?蔡曙山认为,本届国际学术大会最重要的意义有3个方面,一是促进中国学术的国际化,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二是符合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提升清华大学在世界的知名度;三是有利于逻辑学和科学哲学的学科建设和国际化,促进中国学者与国外的学者在这个领域的交流。
曾任清华大学第一任文科处处长的蔡曙山在任期间,曾经提出大学文科建设的三大评价指标体系: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代表作评价指标体系和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认同,并被国内高校管理部门广泛采用。
关于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评价标准,蔡曙山认为可以考虑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其著作和论文在国外被收藏和引用的情况、担任国际学术职务、获得国际学术荣誉、在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学习、参加或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等等这样一些方面。
由此看来,参加或主办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就成为艺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蔡曙山认为,就国际化而言,参加国际学术大会和举办国际学术大会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应该作不同的评价。参加国际学术大会对学者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尤其是被重要的国际学术大会邀请作大会主题发言或演讲,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这毕竟是学者个人的学术行为或对学者个人的学术评价。举办重要的国际学术大会不仅涉及对学者个人的评价,还涉及对作为主办者的学术团体甚至主办国的评价。例如,在清华大学主办本届国际学术大会就涉及对清华大学的评价,甚至涉及对中国的评价。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众多知名学者就是通过他们此次的经验来评价清华大学的学术,评价中国的学术的。
当然,对一所大学的国际化评价还有更多更细的指标,如外籍教师的人数和在本校教师人数中所占的比例、留学生的人数和在本校学生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等。蔡曙山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哈佛大学不仅把自己看作美国的哈佛,更是把自己看作世界的哈佛。这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气派。
显然,中国学术、中国大学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届大学在促进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在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在促进逻辑学和科学哲学的学科发展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几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本届大会主要负责人蔡曙山告诉记者。“本届大会的主要受益者是学生”,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君说,“我们不出国门就参加了这样一次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盛会,亲身感受国际知名学者的风采和影响,这次大会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年轻的副教授王巍告诉记者,青年学者也有同样的感受。如果不是在中国召开这次大会,100多名中国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出国参加这样的大会是不可能的。大会期间他们与国外学者和机构洽谈了一些合作项目,所以,这次大会对清华的学术发展还将产生持续的影响。
一个新的亮点:认知科学的哲学
认知科学是近30年前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汉堡大学等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做访问研究的蔡曙山教授用“如火如荼”来描述认知科学在美国和欧洲大学的发展。本届大会专门设有“认知科学的哲学”这样一个小组,在其他各个分组中,也可以听到学者们将自己的学科领域与认知科学结合起来研究。
“21世纪不做认知科学,就不能成为一流大学。”这是蔡曙山在浙江大学讲学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在网上流传甚广。蔡曙山介绍,21世纪人类要揭开两大秘密:一是生命的秘密,二是心智的秘密。美国为此推出两大科学计划,一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对这个计划媒体广泛宣传,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了;二是人类认知组计划,媒体却三缄其口。“不知是因为认知科学更加深奥呢,还是因为它不对公众的胃口?”蔡曙山不解地问。近年来他在普及认知科学方面写了不少文章,试图告诉中国的学者和大众,认知科学与
同样重要。他还告诉记者,2000年美国80多位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合称为NBIC)结合起来,将极大地提高人类生存的质量,改变人类生存的方式,甚至改变物种。
蔡曙山说,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岁月中,只有直立行走、学会用火和学会使用符号语言这3件事改变了人类的进化方向。其他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近代西方发明蒸汽机、电的使用、释放核能、发明计算机和因特网,这些事件虽然伟大,但都谈不上改变物种和改变人类进化方向。21世纪人类又来到这样一个有可能改变人类进化方向的新关节点上,可见认知科学意义重大。
讲到认知科学的意义,蔡曙山认为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方面是认知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的意义,将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甚至改变物种;另一个方面是它对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在21世纪,如果不做认知科学,不仅与认知科学密切相关的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无法深入发展,就是一些传统的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还有社会科学的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也都无法深入发展。“这不是耸人听闻,”蔡曙山说,“因为认知科学研究人类心智的奥秘和工作原理,而我们无法想象有哪一门科学的发展能够离开人类心智。所以我才会说,21世纪不做认知科学,就不能成为一流大学。”
记者请蔡曙山评价中国的认知科学的发展现况和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这是他的回答。究其原因,蔡曙山认为,一是因为对这个新兴、综合、交叉学科缺乏深刻的了解;二是因为体制。认知科学迄今为止没有进入中国教育部“以不变应万变”的学科目录,这就等于“没有户口”,“没有身份”,“因此在中国的大学里想要发展认知科学难于上青天。”蔡曙山感慨道。他告诉记者,美国欧洲一批著名大学已经成立了认知科学系。目前他所在的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CPCS)与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RPI)认知科学系开展合作研究,该系杨英锐教授已经受聘为清华大学伟伦讲座教授,加盟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建设。今年夏天,CPCS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开展哲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PNP)项目合作,也取得极大的成功。PNP是华盛顿大学开展认知科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该校的一个品牌。“我们正在艰难前进,”蔡曙山教授最后说,“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也希望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